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5分)

晏元献⑴公为童生⑵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⑶。适值帝御试进士⑷,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⑸,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及为馆职⑹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⑺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⑻,各为燕巢⑼,以至市楼酒肆⑽,往往皆供帐⑾为游息之地。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宫中批除⑿晏殊,执政莫知所因,次日复进⒀,上谕之曰:“近闻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⒁,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⒂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⒃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⒄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卷九)

【注】⑴晏元献:即晏殊。⑵童生:科举考试中获得秀才资格的考生。⑶阙下:此指朝廷。⑷御试进士:由皇帝亲自主考的科举制度。⑸赋:此指诗词。⑹为馆职:在文史馆任职。⑺燕:同“宴”。⑻士大夫:泛指大小官员。⑼燕巢:指固定的游乐地点。⑽肆:店铺。⑾帐:帐帷、帐幕。⑿除:授官。⒀复进:再次请示(皇上)。⒁得对:有了面圣的机会。⒂质野:朴实。⒃须:会。⒄眷:器重。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值帝御试进士 往往皆供为游息之地

⑶公受命 ⑷上益其诚实

13.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 )(3分)

A.张文节荐之朝廷 苛政猛虎也(《捕蛇者说》)

B.至市楼酒肆 醒能述文者(《醉翁亭记》)

C.往往皆供帐为游息地 然足下卜鬼乎(《陈涉世家》)

D.上益嘉诚实 得船,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1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⑴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⑶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15.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晏殊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语句解说。(2分)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06:59 免费下载:《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中学2013届九年级上学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5分)

晏元献⑴公为童生⑵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⑶。适值帝御试进士⑷,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⑸,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及为馆职⑹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⑺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⑻,各为燕巢⑼,以至市楼酒肆⑽,往往皆供帐⑾为游息之地。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宫中批除⑿晏殊,执政莫知所因,次日复进⒀,上谕之曰:“近闻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⒁,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⒂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⒃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⒄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卷九)

【注】⑴晏元献:即晏殊。⑵童生:科举考试中获得秀才资格的考生。⑶阙下:此指朝廷。⑷御试进士:由皇帝亲自主考的科举制度。⑸赋:此指诗词。⑹为馆职:在文史馆任职。⑺燕:同“宴”。⑻士大夫:泛指大小官员。⑼燕巢:指固定的游乐地点。⑽肆:店铺。⑾帐:帐帷、帐幕。⑿除:授官。⒀复进:再次请示(皇上)。⒁得对:有了面圣的机会。⒂质野:朴实。⒃须:会。⒄眷:器重。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值帝御试进士 往往皆供为游息之地

⑶公受命 ⑷上益其诚实

13.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 )(3分)

A.张文节荐之朝廷 苛政猛虎也(《捕蛇者说》)

B.至市楼酒肆 醒能述文者(《醉翁亭记》)

C.往往皆供帐为游息地 然足下卜鬼乎(《陈涉世家》)

D.上益嘉诚实 得船,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1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⑴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⑶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15.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晏殊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语句解说。(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5分)    晏元献⑴公为童生⑵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⑶。适值帝御试进士⑷,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

本题关键词:查阅文献法,文献,地下文物,医德文献,中医药文献,文献库偏倚,两汉天文学成就,文言文翻译原则,食管下段静脉曲张,资料文献库房;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