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24—26题(6分)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得汝为寻亲孝子( ) (2)闻言动( )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26.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2分)

[075e351cb61781a8.jpg]

阅读下面两端文言文,完成19~21题。(8分)

【甲】晋魏郡亢阳,农夫祷于龙洞,得雨,将祭谢之。孙登见曰:“此病龙,雨安能苏禾稼乎?如弗信,请嗅之。”水果腥秽。龙时背生大痘,闻登言,变为一翁,求治,曰:“疾痊,当有报。”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龙盖穿此井以报也。

【乙】汉时弘农杨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鸮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见,愍之,取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余日,毛羽成,朝去,暮还。一夕三更,宝读书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鸮所搏。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乃以白环四枚与宝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

(选自《搜神记》)

【注释】①亢阳:旱灾。②孙登:三国时著名隐士,传说与神人交往,有异能。③弘农:古郡名。④洁白:纯洁的美德。⑤三事:即三公,指极高的官位。

19.用“/”给甲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3分)

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鸮所搏。

21.上面两篇短文中的“龙”与“黄雀”,你更欣赏哪一个?为什么?(2分)

译文参考:

[19f441570c1ca5c4.jpg]

19.

[08e937c8a3dbdc92.jpg]

20.

[11a35fc67c6d1b26.jpg]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

[873a018268caea37.jpg]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8分)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1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先主曰 此所战胜于朝廷

B.将军宜枉驾之 元芳入门不

C.欲信大义于天下,智术浅短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D.将军岂愿见乎 辍耕垄上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18.为什么徐庶的推荐能引发刘备三顾茅庐之举?细读上面三段文字,用自己的话作答。(答出两点即可)(3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bae32ae7941fb3.jpg]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d6fe7d8bf9faad92.jpg]

鹿亦有智

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他,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

19.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以薪为生 ⑵鹿长,甚驯

⑶李氏不 ⑷是夜鹿

20.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

21. 文中说“李氏深悔之”,请你揣摩文意,说说李氏到底“悔”什么?(2分)

19.  ⑴ 砍     ⑵逐渐,渐渐     ⑶ 给     ⑷离开,逃走   (4分,每题1分)

20. 他们家门外都是大山,鹿出去,到晚上必然回来。 (2分,意对即可)

21. 后悔自己态度不坚决,伤了鹿的心。(2分,意对即可)

张五悔猎(10分)

休宁县有村民张五,以猎为生。张尝逐一母鹿。鹿将二仔行,不能速,遂为张五所及。母鹿度不可免,顾旁有浮土,乃引二仔下,拥土覆之,而身投于张五网中。值张母出户,遥望见,遂奔至网所,具以所见告子。即破网出鹿,并二仔亦纵之。张母曰:“人有母子之情,畜亦有之。吾不忍见母死仔孤,故破网纵仔。”张五闻之,心感动焉。由此焚网,永不复猎。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鹿二仔行 (2)旁有浮土

(3)张母出户 (4)破网纵仔

1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各指代什么?(2分)

(1)乃引二仔下,拥土覆

(2)人有母子之情,畜亦有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遂奔至网所,具以所见告子。

21.读了这篇短文,请写出你的感想。(2分)

18.(4分,每小题1分。)  (1)带领,领着        (2)回头看(“往旁边看”也可)    

   (3)恰巧,正逢 ,正值     (4)所以

19.(2分,每小题1分。)  (1)代“二仔”  (2)代“母子之情”

20.(张五的母亲)就跑到布网的地方,把所看到的情况全部告诉了儿子。(2分,意思符合即可,“遂”“具”“以”翻译各0.5分。)

21.动物和人一样也有着感情,我们应该爱护,保护动物,尊重生命,而不能任意杀戮。(2分,意思符合即可。)

孙权劝学(10分)

初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卿今当涂掌事 (2)孤岂欲卿经为博士邪

(3)往事耳 (4)即刮目相待

15.下列句中朗读停顿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卿//今/当涂掌事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自以为//大有所益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卿言多务,孰若孤?

17.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问,是东吴周瑜之下的二号人物。从鲁肃主动“拜

蒙母”“ 结友”这两件事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2分)

14.(4分,每小题1分。)(1)当道,当权  (2)研究 (3)了解,认识 (4)重新

15.(2分)B    

16. 你说军中事务多,谁能比得上我的事务多?(2分,意思符合即可,“孰”“ 若”各0.5分。)

17.有才华,有学识(爱学习)的人能获得别人的尊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位高者应该敬才、爱才。(2分,意思符合即可。)

阅读文言文,回答19~21题。

以人为鉴

郑公魏征①卒。征寝疾,上②与太子同至其第③,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④。征薨(hōng),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zhèn)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今魏征没,朕亡一鉴矣。”

(选自《史纲评要》)

【注释】

①郑公魏征:魏征在世时封为郑国公。魏征是唐太宗时名臣,常给太宗李世民提意见。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第:府第,封建社会中官僚的大宅子。④指:指名。衡山公主:唐太宗的女儿。叔玉:魏征之子。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郑公魏征(2)并为

(3)可衣冠 (4)朕一鉴矣

20.将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21.文中唐太宗以三镜自照的话,言简意赅,说明了一个至今仍有借鉴作用的道理。请简要总括出这个道理的内涵。(2分)

19.(1)死   (2)写   (3)使……正   (4)丢失 

20.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

21.说明要善于接受历史教训和别人的意见,使自己少犯错误。

阅读《孙权劝学》一文,完成13—16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但涉猎 木兰户织

B.蒙乃始学 自是指物作诗立

C.往事耳 大兄何事之晚乎

D.蒙辞军中多务 或钱币乞之

14.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B.孤常读书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自以为大有所益

15.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13.D   14.C   15.A   16.B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9-12题。

宋仁宗一日晨兴,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侍臣日:“何不降旨取索?”仁宗日:“比①闻禁中②每有索取,外面遂以为例。诚恐自此逐夜宰杀,以备非时供应。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

【注】①比:近来。 ②禁中:皇宫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①宋仁宗一日晨 ②昨夕因不而甚饥

③诚自此逐夜宰杀 ④岂不可忍一夕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何不降旨取索

②外面遂以为例

11.宋仁宗认为,如果自己“降旨取索”,会有怎样的结果?(2分)

12.结合故事内容,说说宋仁宗是一个怎样的皇帝。(2分)

[d2932926eb6bb72a.jpg]

[40c6037a7e963c62.jpg]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8-11题。

周璕画龙

周璕(xún),字昆来,江宁人,善丹青,康熙中,以画龙名。

尝以所画张于黄鹤楼,标其价曰:“一百两。,有臬司某①者,登楼见之,赏玩不置,曰:“诚须一百两。”璕即卷赠之,曰:“某非必欲得百金也,聊以觇世眼耳!公能识之,是某知己也,当为知己赠。”由是,遂知名。

其画龙烘染云雾,几至百遍,浅深远近,隐隐隆隆,诚足悦目。

【注】①臬司某,有个按察使某人。按察使,官职名。 ②觇(chan):偷看。

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2分)

①善丹青( ▲ ) ②诚足悦目( ▲ )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是哪一项?( ▲ )(2分)

A. 以画龙B. 聊觇世眼耳

遂以楼(《黄鹤楼》) 俱假山显(《于园》)

C. 尝以所画张黄鹤楼D. 由是遂

尝驾黄鹤返憩此(《黄鹤楼》) 孰为汝多乎(《两小儿辩日》)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登楼见之,赏玩不置。________

②某非必欲得百金也。

11.周璕为什么会把画赠送给“臬司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周碍“以画张于黄鹤楼,标价‘一百两’”的意图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b2b5a2487a85d4.jpg]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