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寔,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寔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儿孙曰:“孰也?”寔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归罪。寔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者。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寔阴见一县无复盗者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

3.你赞成陈寔处理梁上君子的做法吗?为什么?

1.代词,指“盗”(梁上君子)  这  2.看你的相貌,不像是坏人,应该反省自己多做好事。3.自圆其说即可。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选自晋朝·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选自西汉·刘向《烈女传·赵将括母》)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将军宜枉驾之( ) (2)欲大义于天下 ( )

(3)而智术浅短,遂猖蹶( )(4)乃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每自比管仲、乐毅 括母上书言王曰B.名之者谁?.太守自为信然

C. 身所奉饭者十数 王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D. 悟前狼假寐 凡三往,

3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2处。王以为若其父乎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①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5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填空。

刘备善于 ,终成就三国鼎立之势;而孝成王不听从他人意见,最终兵败。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 ,乙文第一段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

1. (1) 拜访 (2)通“伸”,伸张 (3)因此 (4)每天

2.D 

3、王/以为/若其父乎

4.(1)孝成王因为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因此最终没有加罪于她(2)(诸葛亮)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没有谁赞同这一点。

5. 听从他人意见,以诚心求得人才       谋略与才干。

文言文阅读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出师表》)

【乙】绍兴①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②。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③,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书〈出师表〉后记》)

[注释]①绍兴:这里指宋高宗的年号。 ②武侯祠:祭祀诸葛亮的祠庙。

③二表:指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

1.下面各项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挥涕笔/录毕,送之 B. 先帝不臣卑鄙/坐待旦

C. 至于斟酌损 /香远清,亭亭净植 D. 不求闻达诸侯/遂宿祠内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

3.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回答:

诸葛亮出师的目的是“ ”(选用甲文中四个四字词语填空),岳飞书写《出师表》的目的是“

4 岳飞夜读《出师表》,“不觉泪下如雨”?请结合【甲】文诸葛亮的形象和你对岳飞的了解,分析岳飞“泪下如雨”的原因。

1. D       

2.(1)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2 )这一晚,我竟然再也睡不着,一直坐着到了天亮。

3.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稍舒胸中抑郁 

4.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样精忠报国的岳飞心生共鸣,为此感动落泪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中牟:地名。②矢:射出的箭。③舍:古代度量单位,三十里为一舍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耕稼之劳 (2)学三十岁则可以

(3)至于夏水 (4)两三级

2.选出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矢之速也,不过二里 拔山倒树

B.谓友曰 患塔动

C.今宁越之材而久不止 乃钳搏之

D.春冬时 中牟鄙人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

(2)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从选文看,宁越身上有哪些优点?

5.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发?

1 (1)以……为苦  (2)显达  (3)上,漫上  (4)才

2. D

3.(1)怎样做才能够免除这种辛苦呢?

(2)略. 

4.①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②勤奋刻苦。(或认准目标,坚持不懈)

5.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我们要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宋史列传第九十五》)

(词语解释:1.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2.瓮weng: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水缸3.足跌:失足。4.迸:涌出。)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退为家人讲: (2).水中:

(3).即其大旨: (4).众皆去:

2.翻译下列句子

(1)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2)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3.这篇短文赞扬了司马光的哪些优秀品质?

1(1).退为家人讲:回去(2).水中:沉没,掉入

(3).即其大旨:知道(4).众皆去:丢下,舍弃

2(1)从此他舍不得放下手里的书,到了不知道饥渴冷热的程度。

(2)司马光拿着石头砸缸,水缸被砸破了,水一下子流了出来,小孩被救活了。

3.喜好读书(勤奋好学),聪明机智,乐于助人。

阅读文言文选段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久不决,敦颐至,一讯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有久不决: (2)一讯辨:

(3)有囚不当死: (4)众敢争:

2.上文叙述了周敦颐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3.翻译下列句子。

(1)众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2)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4.请你结合此文段,对周敦颐做一个简短而概括的评价

1.(1)案件  (2)立刻  (3)按照法律  (4)不

2、①讯立断久不能决的案件。 ②不惜得罪上司,勇救按法不当死的囚犯。

3、(1)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 (2)“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上级,我不做。”

4、才智过人,善于断案,为人正直,刚直不阿,坚持原则,秉公判案。

(16届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清] 刘大櫆

许君讳曾裕,少卓荦(luò)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于书无所不读。后入赀补官,得通判松江水利船政。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船,其名曰乌船。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感泣。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水涸,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君独以私一己之稇载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边立石以纪其事。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干纪之诛,必加详报,则己虽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因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赦。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

(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

【注】①稇(kǔ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荦(luò):明显,分明。

1.下列句子中的“之”与“禁之不止”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B.怅恨久C.水陆草木花D.至

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从“聪颖出其辈类,于书无所不读”这句话可以看出许曾裕是一个勤学的人。

B.许曾裕体恤百姓,亲自试验乌船,解决了乌船遇风容易坏的问题。

C.松江府百姓为了表达对许曾裕的尊敬,在河边立碑记下了他的许多事迹。

D.许曾裕担任松江府通判期间执法严厉,他认为对私运货物的百姓要严惩,才能正民心。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值母病

③而其弊 ④因请于布政辰公

4.翻译下列句子

⑴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感泣。

译:

⑵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

译:

1. A 

2. D

3. ①笃:严重   ②向:从前     ③始:才  ④潜:暗地里、偷偷地

4. ⑴先生到任后,惩罚了其中特别狡诈的几个人,商贩们都感动流泪了。(得分点:“至”“其”)

⑵(许曾裕)就亲自丈量河道的深度和宽度,不允许施工有丝毫差错。(得分点:省略句、深广)

(2015届山东泰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承拙斋家传

张惠言(清)

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父兑,以孝闻,事在郡志。

拙斋先生学于宜兴杭生,通五经四子书,泛览百家,为诗、古时文,然以躬行为务。补学生员。九试于乡,不得举。以所学授生徒,终其身。作《爱吾庐记》以自述,其辞曰:“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破屋数椽,不蔽风日;方庭偈武①,无佳葩奇卉,可以娱目。有书数千卷,先生昼夜讲习其中。有四子一孙,各授一经,日与辨析疑义。使为歌诗文辞,点笔②以为乐。役使无童仆,客有至者,则延入,蔬食相对,与之论古圣贤,若晤之几席也。先生以致知格物为基址,以身体力行为堂奥,以惩忿窒欲为墙垣,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吟咏为园圃。保吾天,全吾真,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其指趣如此。常语学者曰:“文词小伎,于身心何所益?读圣贤书,如此尔耶?”子志,试礼部。濒行,命之曰:“行己有耻,立身之大端也。得失之际,慎之!”志兄弟皆恂谨力学,父教之也。著《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时文若干篇。年六十有六,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卒。

【注】①偈武:空间逼仄、狭小。②点笔:图画改订诗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九试于乡,不得(2)客有至者,则

(3)常学者曰 (4)于身心何所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

(2)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

(3)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

3.承拙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分条说明。

1.(1)任用,选拔(2)领,邀请(3)告诉,对……说(4)好处

2.(1)爱吾庐是拙斋先生读书的地方。(2)让儿孙写作诗歌文章,以圈点批改为乐趣。(3)处在这个地方就心思安宁,进人(房屋)就怡然自得,这些都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3.(1)博览群书,身体力行。(2)安贫乐道,不慕荣华。(3)教海子孙,乐此不疲。(4)凭借读书授课,意在修养身心。(S)勤奋著书。(6)热情好客。

(16届山东省荣成第三十五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五四制)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②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惟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羲之之晚乃善 与朱元思

B.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于来世者何如哉! 同舍生皆绮绣

C.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其远出海门

D.则学固可以少哉! 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

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娱其意于山水间 羲之书晚乃善

B.先帝不臣卑鄙(《出师表》) 衾拥覆,久而乃和

C.又尝自休此邪 被来世者何如哉

D.今州学舍 不足外人道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4.找出能揭示文章中心的一句话写在下面并谈一谈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

                                 

1.C 

2.A

3.略

4.略

(16届江苏省大丰市南阳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甲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文】魏钟繇,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②,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③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④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⑤,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⑥,最妙者八分⑦。

(选自羊欣《笔阵图》)

注释:①钟繇(yóu):三国魏大臣,书法家。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②刘胜:行书首创者。抱犊山:山名,在河南境内。③魏太祖:曹操。邯郸淳:魏文学家。韦诞:魏书法家。④蔡伯喈(jiē):东汉人,工书画。⑤被穿过表:被子被手画穿了。⑥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⑦八分:汉字书体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礼愈( ) (2)疑质理( )

(3)诞惜不( ) (4)皆象之 ( )

2.选出下列各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太祖以五灵丹救之

A.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活板》B.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C.能以径寸之木。 《核舟记》D.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3.翻译下列句子。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

4.两文同述求学之事,宋濂和钟繇身上都有 的特点。

1.周到     提出     给,给予     写,书写

2.B

3.(1)曾经跑到一百多里外拿着经书向当地学术界的前辈求教。

(2)等到韦诞死后,钟繇命人盗掘他的坟墓,终于得到了这部《蔡伯喈笔法》。

4.勤学好问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