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词中的“独倚”之人指的是()

A:温庭筠 B:游子 C:思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A: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杜甫 B:斜辉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温庭筠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卢伦 D: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白朴

阅读下面古词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写了—位深闺女子的生话状况和心理状态。 B:“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描写了深闺女子精心梳妆和倚楼盼望的孤独情景。 C:“肠断白蘋苹洲”写出了深闺女子因失望回到分别之地“白蘋洲”的痛苦心情。 D:平首词描绘了帆船、落日、江水、小洲等景物,富有画面感。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这首词融人、景、情于一体,景有层次,情有起伏。 B.‘“过尽千帆皆不是”是感情的转折处,体现了深闺女子由希望到失望的相思之苦。 C.“斜晖脉脉水悠悠”与“感时花溅泪”在写法上有异曲向工之妙。 D.这首词风格浓艳精巧,用词精炼传种,绘景色彩明丽。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15、“独倚望江楼”中的“独”好在哪里? 。(2分)

16、“肠断白苹洲”的意思是 (2分)

15、写出了妇人的孤单、寂寞。

16、痛苦失望之情(怅失与无奈,说不出的幽怨)。

阅读温庭筠《望江南》一词,做题。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这首词画线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一个“独”字不仅点明了她孤独的思妇身份,隐含着她与心上人的分离,而且也与下面象征分别的“白蘋洲”遥相呼应。

读《望江南》,回答下列问题。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1.这首不到30字的小词,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是从 写到 ;就景物而言,先后写了 、白蘋洲等。就人物情感变化而言,由希望到 以至最后的

2.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内)。

1.清晨  黄昏  楼、帆、斜晖、江水   失望  肠断

2.(画面形象,具体;语言简洁优美,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下列诗句与苏轼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境最接近的是哪一句?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B: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C: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请以散文的形式,扩写下面一首诗。要求:正确理解诗意,运用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诗歌的意境,不少于200字。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解析:

2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1)词中哪些地方暗示了倚楼女子凝望之久?

(2)赏析“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

(3)有人认为最后一句破坏了词的含蓄美,属狗尾续貂之笔。抛开词牌的需要,谈谈你的认识。

(1)①“过尽千帆”,以所望船只之多暗示凝望之久;②从“梳洗罢”到“斜晖脉脉”,以时间之长暗示凝望之久。(每点各1 分)

(2)通过“脉脉”“悠悠”的叠词和比拟手法的使用,赋予斜晖和水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斜晖光芒的温和浅淡和水流的荡漾绵长,暗示衬托了抒情主人公思念之情的温婉、丰富、绵延。同时叠词的使用使画面描摹更形象,情 感表达更委婉,使诗词更具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手法各1分,画面、情感各1分。效果不赋分)

(3)(可以认可也可以反对。)

我同意这种说法。“肠断白蘋洲”明确而直接地抒发了抒情主人公强烈思念的感情。而前面的文字对抒情主人公已经作了行动和心理的详尽描摹,情感表达得到极度的铺垫,已经足够使读者体悟词作的情感内涵。同时,以“斜晖脉脉水悠悠”的景物描写收束全词,还可以增加读者的想像空间,使词意表达更加含蓄委婉,使词作更有诗意美。(解读诗句1分,理由2分)

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肠断白蘋洲”明确而直接地抒发了抒情主人公强烈思念的感情。承前面文字对抒情主人公作行动和心理的详尽描摹之后,情感积聚,需要宣泄,“肠断白蘋洲”是极顺其自然的表达。同时,直抒胸臆收束全词,也是全词的画龙点睛之笔,(解读诗句1分,理由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抓住题目中“暗示了倚楼女子凝望之久”的题干,到诗句中,寻找相关意象、动作、修饰词语,再结合形象具体的分析。“过尽千帆”,以所望船只之多暗示凝望之久;②从“梳洗罢”到“斜晖脉脉”,以时间之长暗示凝望之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赏析“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首先点出手法,然后再根据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作用。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达技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题干“有人认为最后一句破坏了词的含蓄美,属狗尾续貂之笔。抛开词牌的需要,谈谈你的认识。”就要求要分析“最后一句”诗句联系主旨结合“情感特点答题。具体答题要写出意象、作者情感来分析得出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萍洲。

(1)词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如何表达词中主人公心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1)这首词刻画了一个倚楼望江盼夫归来而一再失望的妇女形象。

   (2)作者先以白描手法直叙她极目远眺所见之景,千帆过尽,不见归舟,写出女子久等不至的焦急; 再用拟人手法写夕晖、流水,借以暗示思妇因失望而凝愁含恨。这种以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的手法,可谓绝妙。


解析: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频洲上温庭筠(公元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县人。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人歌楼妓馆。不为统治者所喜。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代作文。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词,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