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的《背影》《老王》都是他的作品。 B:鲁迅的散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情趣。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史书。 D: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

下列作家、作品均为同一时代的是 (  ) ①《使至塞上》 ②《左传》 ③《记承天寺夜游》 ④柳宗元   ⑤马致远 ⑥刘禹锡

A: ①③⑥ B: ①④⑥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填空。
(1)《答谢中书书》作者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有《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_,北宋著名__________,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3)《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承天寺庭中的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主要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其具体运用是:用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用__________比喻________。
(4)《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陶弘景 通明 华阳隐居 《陶隐居集》(2)《东坡志林》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文学家 苏洵 苏辙 三苏(3)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比喻 用“积水空明”比喻月色,用“藻、荇交横”比喻月影。(4)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记承天寺夜游》写月下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何处无竹柏

 

《记承天寺夜游》中用奇妙的比喻描写月光洒满庭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按原文填空。

1.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2.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1.庭下如积水空明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怎样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解答]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__罢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