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描写的是哪个地方的美景()
A:桂林山水 B:富春山水 C:武夷山水 D:新疆天池
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的人是()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形象贴切地比喻描绘的秀美景色是( )。
A:湘江山水 B:太湖长江山水 C:桂林山水 D:富春江山水
私家园林主题鲜明、个性突出,风格朴实、精致亲切,造园手法满足寄情山水雅逸,达到“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有林泉之趣”的意境。()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自号醉翁,作《醉翁亭记》,寄情山水,表达了自己 的心愿。
与民同乐
《沧浪亭记》的作者苏舜钦在仕途失意后转而寄情山水,安于冲旷。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谈一谈。(200字左右)
示例:在我看来仕途失意后,比起屈原的投江自尽,寄情山水是让心灵得到解脱。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如今有了清闲的机会,何不仔细欣赏这世间万物的美好?欧阳修失意而寄情山水,所以有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飘逸。苏东坡失意而寄情山水,所以有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尽收眼底。陶渊明失意而寄情山水,所以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美。正如泰戈尔所说:“世界以痛吻我,让我回报以歌。”当突如其来的变故与打击敲击着我们的生命,又何苦不放过自己,激情所爱,奏出一份闲适。
解析:
评分原则:有明确的看法,且能有理有据地分析,语言通顺,得8—10分;有看法,分析不具体,语言通顺,得5—7分;看法不够明确,也缺少具体分析,语言不够通顺,得1—4分。
15.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醉翁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等句,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②《阿房宫赋》中以夸张手法写其楼阁林立、举步皆是的是“ , ”
③《书愤》中作者以诸葛亮自况的诗句是“ , ”。
④《蜀相》中作者对诸葛亮的遭际感慨万千的诗句是“ , ”。
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作者遭贬谪后无限辛酸、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 ”。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五步一楼,十步阁
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⑤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寓、捷、襟、置。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醉翁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等句,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②《阿房宫赋》中以夸张手法写其楼阁林立、举步皆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书愤》中作者以诸葛亮自况的诗句是“_____ _ ___,_______ ______”。
④《蜀相》中作者对诸葛亮的遭际感慨万千的诗句是“_____ _ ___,______ _____”。
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作者遭贬谪后无限辛酸、愤懑不平的诗句是“_____ _ ___,______ _____”。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五步一楼,十步一阁③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⑤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寓”“ 堪”“ 身”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题中的“二十三年弃置身”中的“身”考生容易错写成“生”,“身”在这里指自己,而“生”没有这个意思。考生在理解子义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