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个满足的猪好;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做一个傻子好。”关于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有:()
A: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快乐,即物质享乐和精神享乐 B:物质享乐比精神享乐更高尚 C:精神享乐比物质享乐更高尚 D:快乐除了数量的区别之外,还有质的高低。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下面不属于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的是()。
A:要能够正确对待利益问题 B:要开阔自己的胸襟,培养高尚的人格 C:要树立进取精神 D:不培养和树立事业意识
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
A:照顾到各方面的关系 B:正确对待利益问题 C:树立进取精神和职业意识 D:培养高尚的人格
____在接见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代表时要求各级民政干部要做哪三种人 ( )
A:做一个有心的人,做一个心重的人,做一个心诚的人; B:做一个心重的人,做一个心诚的人,做一个心善的人; C:做一个有心的人,做一个心诚的人,做一个心善的人; D:做一个心重的人,做一个心诚的人,做一个心清的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0分,共20分)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冰心,原谢婉莹,她在印度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迦比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创作的《繁星》和《春水》,集中体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是人们公认的小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B:《繁星》的作者是巴金,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抒写了“我”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 C:《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D:《往事依依》作者于漪,课文通过“我”对一些往事的回忆,抒写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往事依依》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写的一篇回忆性文章,课文通过“我” 对初中求学生涯中一些常萦绕胸怀因而十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抒写了作者热爱 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 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B:《安恩和奶牛》的作者约翰尼斯•延森是英国小说家、诗人。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漫长的旅途》等。 C:《泰戈尔诗三首》选自《泰戈尔诗选·新月集》。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 、作家、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等。 D:《卖白菜》的作者是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红高粱》、《生死疲劳》、《蛙》等
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
平时我们经常听到“做人难,难做人”的感慨,也经常能感受“先做人,后做事”的领悟。可见,做人不是个小问题,而是大问题,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我们从孩提时代一直到长大成人都在学习如何做人,也在实践如何做人:
在我们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时候,父母就希望我们能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做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人……再后来,我们青春懵懂,勤奋求知的时候,老师就希望我们做一个学业有成的人、品德高尚的人……当我们雄心勃勃,建功立业的时候,我们就希望自己能做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做一个功成名就的人,做一个声名远扬的人……。
我国施行的素质教育。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合作,这其中,学会做人是核心。
其实,做人是一个很宽泛很深奥的话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尽的,对此,你有着怎样的思考,请以“做一个____________的人”为题来写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提示:幸福、忠于自我、善良、快乐、有志向……等等,最好能够填写一个新颖别致独到的词语来显示你的个性)
②说真话,叙真事,抒发真情实感。
③文体不限,可以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文体。
④文中不得出现与自己真实身份相关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