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游山西村陆 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丰年留客足鸡豚”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B:诗句朗读的节奏可以按照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如: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既描绘出优美的田园风光,又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D:全诗按照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是宋诗中写实风格十分突出的佳作。

读李白的《行路难》回答问题。

行路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问:作者在这首诗中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与情感变化相切合,朗读时应注意在节奏和声调上作怎样的变化?

(1)作者在这首诗中的情感由前面的抑郁(迷茫、痛苦)变化为后面的豁达(放达、开朗、激昂)。

(2)朗读节奏应做到前面缓慢,后面稍微快速;声调由开始的低沉抑郁到后面的爽朗高亢。(意思相近即可)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 ,以“雨打萍”比喻

2.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

1.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意思对即可)

2.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言之有理即给分。)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山村怎样的特点?

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1.宁静幽美。(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

2.好在作者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 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离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1)雨量之大,雨势之猛。 (意思符合即可)

(2)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则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1—2题。

晓过鸳湖 查慎行①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②岸欲干。

长水塘③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④城。

[注释]①查慎行(1650—1727),海宁人。鸳湖:嘉兴南湖。②芜:丛生的草。③长水塘:原嘉兴城外的一条河道,通南湖。④秀州:即嘉兴。

1.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

2.历来被认为佳句的“菜花香过秀州城”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妙?请写出你的理由。

1.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嘉兴城外春风和畅、春水荡漾、春草繁茂的景象。

2.“香”、“过”,写出了菜花之茂盛,香气之浓郁。(或“菜花”,用最寻常的菜花写出了诗人朴实的内心。)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1—2题。

钟山即事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钟山:山名。②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③相对:对着山。

(1)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

(2)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1)“无声”(或“涧水无声”)、“不鸣”(或“一鸟不鸣”)

(2)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悠闲平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意思基本对也可)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以“凄凉地”、“弃置身”直接抒发了作者长期被贬边荒的愤慨。 B:三、四句连用典故,“翻似”二字,简描旧友被害情状。抒发诗人对战友的深切怀念,表达长期被贬后的人事沧桑之感。 C:五.六句写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千帆竞发,万木争春,借景物描写表达人生哲理,耐人寻味 D:尾联在酬答白居易的感情时,明确表示振作自持的态度,表现出坚忍不拔的豪迈情绪。

古诗文赏析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展开想象,用优美的语句描绘颈联之景。

2.诗歌体现诗人怎样的情怀?从哪句最集中体现出来?

1.晴天从黄鹤楼要往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其茂盛。

2 .体现诗人思乡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2题。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宋】 孙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1.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诗人通过烟雨打湿黄昏的情景,生动可感地写出了雨中黄昏清幽润泽的韵味。(评分标准:能答出“生动形象”;能答出“清幽润泽”。意思对即可。)

2.诗歌通过对自然清新的乡村美景的点染以及对烟雨黄昏中悠然独立的渡人形象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乡间静谧悠闲生活的向往。(评分标准:能答出“向往”“静谧”“悠闲”的生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