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下题。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本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历来为人称道,句中的五个形容词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个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大”写出了边疆沙漠的茫茫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表现了景物颈拔、坚毅之美;“长”表现了大漠的无边无际,黄河的杳无尽头;“圆”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新 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

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

1.答案:长而轻柔、颜色浅黄、清新而惹人喜爱。   

2.答案:“引”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照应了“百尺”一词,又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柳影相连、相映的优美而有动感的画面,富有情趣的表达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1.“阴阳”分别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2.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意愿,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前两句描绘出了水天一色、广阔渺远的山水远景,后两句描绘出了水势浩大、波澜起伏的眼前景象。(意思对即可得分)

(2)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得分)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新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①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冰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颜色浅黄,形态纤长、轻柔。② “引”字照应了“百尺”一词,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倒影相连的画面,优美而有动感。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2题。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曲中写了哪些秋景?

2.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

1.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

2.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2.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

1.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如此惨象,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2.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溅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天净沙 · 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同时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B:这首小令的前三句,共写了九种事物,每个事物前分别冠以修饰语,使各个事物带上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一个统一体。 C:“夕阳西下”一句点出了特定时间,同时“夕阳”照应了上文的“昏”字。 D:这首小令采用了卒章显志的写法,上文的写景都是为最后一句做铺垫,其中“天涯”一词,为全篇主旨所在。

阅读《春望》,回答问题: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任选一联诗句,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忧国思乡的思想感情

(2)可从语言、情感、写法等角度赏析,仅翻译诗句不得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山青花欲燃”这句诗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诗作出分析。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1)暗含了山花的颜色,;在青翠欲滴的山岭衬托下,红色的花朵就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一样,画面感强烈,生动的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2)一种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和强烈的思想之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