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欲渡黄沙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这诗句选自李白的《行路难》,是诗人于天宝三载初离朝廷,离开长安时所作。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排济出京的遭遇感到不平。 B:所选诗句的前两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所选诗句的三四两句,引用了两个典故,表示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 D:所选诗句的最后两句中“云帆”指航行在大海里的船只,因水天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下面一首诗赏析有误的是( )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作者于中秋赏月,作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中写下此词,抒发了人生感慨和怀念亲人的深情。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三句写月光的转移,照着那些彻夜不眠的人,映衬出人间离别之苦,同时寄寓了怀念子由的手足深情。 C:“此事古难全”一句中的“此事”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句表示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D:全词想象新奇,境界开阔,融幻想与现实于一体,既有飘逸邈远的意境,又有耐人寻味的理趣,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下面一首诗赏析有误的是( )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A:这首诗为七言绝句,抒发了自己立志报国,死而后已的思想情感。 B:一、二句意为:石灰石从深山中被人们用多少次的锤敲凿挖才取出来,经过烈火焚烧后好像很清闲。 C:三、四句意为:面对粉骨碎身石灰石完全不怕,只求得为人们留取青白,高度赞扬了石灰的品格。 D:全诗以“石灰”为意象,写了石灰的品格,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对下面一首诗赏析有误的是( )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A:这是一首北朝时敕勒族的民歌,描绘出我国北方草原的奇特风光,全文意境清丽。 B:敕勒川是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川意为平川、平原。 C:末句中“见”同“现”,呈现露出来,“见”字突出了北方草原的草长势茂盛。 D:“穹庐”、“四野”、“苍苍”、“茫茫”等词语勾勒出草原的辽阔苍茫,也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环境。
对下面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A:这首诗是作者路过瓜洲,怀念金陵住所的诗,一般认为是作者第二次拜相,奉诏进京时所作。 B:“绿”意为“吹绿”,把看不见的春风转移为色彩鲜明的视觉形象,蕴含更为丰富,也更富有表现力。 C:“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音为jiān,中间。这句诗交代了两个镇所处的地理位置。 D:这诗借春风、明月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对下面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出塞》,古代一种军歌的题目。塞,边疆可作屏障的险要地方。 B:“龙城飞将”古人对汉朝防守边疆大将李广的美称,诗中借来代称英勇机智的统帅。 C:“胡马”指古代北方民族的军队。胡,古代对北方民族的通称。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立志报国,死而后已的思想感情。
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渔 歌 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A:‘渔歌子’是题目,这首词的语言通俗流畅,清新自然,具有民歌风味。 B:“鳜鱼肥”表明这是垂钓的大好季节,“青箬笠,绿蓑衣”标示了渔父的身份。 C: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的自然景物,刻画了一位怡然自得的垂钓渔翁。 D:这首词托物言志,借渔翁的生活表达自己摆脱官场羁绊后,热爱自然,追求闲适生活的情趣。
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一、二两句写江和山,以“断”和“开”两个动词写出了大江奔腾的壮阔气势。 B:“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出”字,使静止不动的山富有动态的美,也写出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C:“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传神地描绘出一叶轻舟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D:这首诗文字浅近,想象独特,写景逼真,展现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山水画卷。
选出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A:这是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所作的画上题写的七言绝句。 B:全诗通过对画面景物的描写,结合联想,显示了早春自然界的勃勃生机,形象真实,意境清新。 C:第三、四句实写了画中的景物,如鲜嫩的蒌蒿、短壮的芦芽、逆水上游的河豚。 D:第一句中的“三两枝”说明时间是早春。
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渭 城 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又名《送六二使安西》。 B:这里的“渭城”指秦故都咸阳城,“故人”是老朋友的意思。 C:诗的一、二两句写景,写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D:诗的三、四两句叙事抒情,抒发了强烈、真挚的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