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4分)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15、诗中哪些词语反映了眼前这场战事的残酷?
16、一个“碎”字和一个“独”字刻画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
15、碎铁衣、数重围、残兵、独领等词语,(写出两个即可)
16、“碎”和“独”字刻画了一个身经百战、出生入死、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意思相近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两题。(4分)
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8、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 、 的特点。(2分)
9、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2分)
8.高、直、陡、险(2分,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9.要做一个刚正不阿(正直、顶天立地)的人、人生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2分,答出一点即给2分,意思符合即可)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昌《后庭花》。
7.真正不知“__恨”的是什么人?( )(2分)
A.商女
B.像南朝陈后主一样的不知__恨的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C.唱《后庭花》的宫女
D.泊秦淮的纨绔子弟,花花公子
8.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B (2分)
8、抒发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或:对统治者贪图享乐的不满,意对即可)2分
小桥(3分)
彭炳
落花如雪马蹄香,几树黄鹂欲断肠。
行到小桥春影碧,一沟晴水浸垂杨。
11.阅读上面诗歌,完成题目。
(1).“落花如雪马蹄香”描写出落花怎样的特点?(1分)
答: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12c3606e846e856c.gif]
古诗阅读欣赏。(5分)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请赏析“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中“惊”和“鸣”二字的精妙之处。(3分)
9.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人在这首诗中流露的感情。(2分)
8. 该句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了山里的幽静与闲适。(3分)
9.这首诗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2分)
阅读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云阳馆与韩绅宿别①》一诗,完成第7题。(6分)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 离杯惜共传③。
【注】①云阳,县名,县治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宿别:同宿后又分别。②翻:反而。③离杯:饯别的酒。共传:互相举杯。
7.(1)填空完成对本诗写作思路的分析(2分)
回忆过去的别离—— ——叙写话别时的伤感
(2) “乍见翻疑梦 ”一句,表述了诗人和友人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2分)
(3)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常用的写法。请以诗歌的第三联为例作分析(2分)
(1)描述相见时的惊喜。(2)诗人和友人之间心心相映,感情很好;诗人和友人经常分别,很难相见。(3)诗句以孤、寒、湿、暗等词语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衬托诗人和友人难得一见就要分别的沉重心情。
阅读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一诗,完成第7题。(6分)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①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7.⑴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联系你对柳宗元的了解,说说诗人“寂寞”的原因有哪些?请扼要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⑴写了露、月、泉、鸟等景物,营造了幽静寂寞的意境 (只要能扣住“凄清寂寞”即可)。
⑵以动写静(或反衬),用泉和鸟的声响来反衬环境的幽静。
⑶谪居僻远之地(环境凄清);被贬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写出两点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小题。(5分)

9.作者在这首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至少答出四种,2分)
答: 答:
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
9答案示例:孤山寺、贾亭、湖水(水面)、云脚、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马蹄、绿杨、白沙堤。
10答案示例:通过描绘西湖秀美的初春景色(1分),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分)。
赏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按要求答题。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2分)
(2)请赏析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2分)
(3)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2分)
(1)前三句描绘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
(2)运用了衬托(或烘云托月)的艺术手法,以林莺巢燕之“静”反衬出杜鹃悲切的叫声。
(3)表达了词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田家
郑 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
现田园清朗的意境。(1分)
1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1.明 12、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