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玉阶怨》中的入声字是()。
A:生 B:侵 C:帘 D:白
下列对这首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A:这首《凉州词》写的是边塞将士的生活,描绘边地的生活环境,反映戍边将士的复杂感情,是宋代边塞诗的名篇之一。 B:第三句中的“怨杨柳”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吹奏哀怨的《折杨柳》曲,另一层意思是说,因为与家人离别而怨恨的戌卒抱怨边塞杨柳不青,连折柳寄情的愿望也难以表达。 C:“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喻指朝廷对戍边将士不关心,恩泽不能到达边塞。 D:这首诗格调雄奇,语句流畅,虽抒哀怨之情,但悲中有壮,不失慷慨、豪放的风格。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咖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艾青《黎明的通知》) 诗句表明“黎明”将降临到人类居住的地方,把光明和希望带给渴望着它的人们。 B: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诗经·君子于役》) 此句细腻地表这了恿夫乏妇对丈夫丧有归姻的无素,负能。-—他症轩证不曼饥渴。词句 中虽无一个“怨”字,但是“哀怨”之声可闻。 C: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 诗人不耐孤独,邀月携影,高歌起舞,开杯畅饮,体现了放旷通达的性格。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这里描绘了沙场征战的场面。日行“八百里”,写出了行军速度之快;“五十弦翻塞外声”, 写出了军乐的雄壮。
选出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 (3分)
A:接彩 愁怨 哀怨 冷寞 遗篇 沧茫大地 B:忧愁 意气 斑斓 凄惋 火钵 天伦之乐 C:瓦扉 潇瑟 清苔 纸屑 爵位 中流砥柱 D:寂寥 彷徨 涌现 沉淀 咒语 披荆斩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木兰花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无书,水阔鱼沉①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攲②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田。
①鱼沉: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鱼沉,谓无人传言。②攲:倚、依。③烬:火烧剩余之物,此指灯花。
14.下列对本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作者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
B.“渐行渐远渐无书”,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
C.五六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风竹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
D.笔调细腻委婉,语言典雅,情感奔放;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
E.全词八句,紧扣“梦”字,突出“梦”字,把一个闺中女子的凄凉悲愁和幽怨刻画得淋漓尽致。
15.作者说“万叶千声皆是恨”,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恨”的原因有哪些。(6分)
14. D E( D 语言浅白 感情质朴;E 突出“恨”字)
15.(1)与君分别之后,再也不知到行踪。(2)书信渐渐减少,最后书信不通,音讯全无。(3)希望入梦,梦中寻找,可是“梦又不成”,灯花燃尽,最后一点希望也成了泡影。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本诗诗题为《玉阶怨》,写宫女之怨,而全诗不着一“怨”字,作者是如何写出宫女之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宫女这一人物形象的动作细节(“下”、“望”)写出了宫女之怨。
在《赤壁赋》中,作者对客所吹洞箫之声作了精彩的描写,觉得“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 那样哀怨、悠长,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在《赤壁赋》中,作者对客所吹洞箫之声作了精彩的描写,觉得“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 那样哀怨、悠长,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⑵元嘉草草,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⑶回朕车以复路兮, 。步余马于兰皋兮, 。(《离骚》)
⑷彼童子之师, , 。 (韩愈《师说》)
⑸李煜《虞美人》词中以比喻手法将愁思形象化描写的两句是: , 。
(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⑶及行迷之未远 / 驰椒丘且焉止息⑷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⑸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