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四川省南充卷】

诗词赏析。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找出来。

答:

(2)“风住尘香花已尽”这一景物描写在词中有何作用?

答:

12. (1)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2)交代季节特征,渲染凄婉氛围,暗示作者美好的生活已经过去,为全词奠定感情基调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

2.“风住尘香花已尽”这一景物描写在词中有何作用?

1.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2.交代季节特征,渲染凄婉氛围,象征作者美好的生活已经过去,为全词奠定感情基调

阅读下面诗歌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请用你的话描述一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情景。(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构思精巧,试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诗句中运用典故的一句是( )

A: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B: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C: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D: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诗词赏析(5分)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请用自己的语言将“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用新奇的手法写“愁”,试分析这样写好在哪里?(3分)

(1)(2分)示例:恼人的风趣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那些沾着花的尘土还散发着微微的香气,春天终究还是弃我而去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我却还懒得来梳妆。

(2)(3分)运用新奇的比喻写愁,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词人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是描摹愁思的妙句。

武 陵 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9.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2分)

10.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9.物是人非    10.C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8. 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1分)

9.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8.(1分)物是人非

9.(3分)C

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下题。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诗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

从下列诗句中选出风格完全不同的一句( )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D:沙场秋点兵。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