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的诗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
2.“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3.“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
1. 前两句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僵卧孤村”的衰老之状与“卫国戍边”的壮志不减形成鲜明对比。
2. 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危险。
3. 说明诗人始终有着一颗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爱国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4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①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所展现的画面。(2分)
②诗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2分)
①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两句诗中写到一句的描述得一分)②年老体衰孤单(三点中写到一点就得一分)、爱国(一分)
辛弃疾《破阵子》中表现诗人眷恋疆场,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中表现诗人梦回疆场,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
,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围绕“雨”这个话题,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句话。(5分)
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幻—卜白头人”的幽怨,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5分)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揣摩所要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答题时,要围绕“雨”这个话题,在内容上,要找出描述的对象,如诗人、美人、歌者等,在句式上,可采用“…的…有…的…”的结构模式。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围绕“雨”这个话题,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句话。(6分)
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 ; 。
【答案】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幻—卜白头人”的幽怨,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注意例句的结构,……有……的……。其次要确定选用的诗句。最重要的是选用的诗句与概括的特点要相辅相成,不能貌合神离。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仿写题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启发考生的思维,有时又会限制考生的思维。本题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考生平时写人生的作文也应较多,所以本题对学生来说应该有话可说。
围绕“雨”这个话题,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句话。(6分) 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 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 ; 。
示例: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幻—卜白头人”的幽怨,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