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縠:有皱纹的纱。 7. 下列对这首词词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最佳选择题
时间:2020-12-30 23:26:28
免费下载:《吉安六校联考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12月)》Word试卷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縠:有皱纹的纱。 7. 下列对这首词词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东坡”是苏轼的号,这里是词人自称,点明了夜饮的人物和醉酒的程度。
B.“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刻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
C.“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营营:周旋、忙碌,内心急躁状,形容为功名利禄竟逐钻营。这句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
D.“夜阑风静縠纹平”,縠纹:比喻水波细纹。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 8. 下面对词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片以静衬动,以无声衬有声,通过写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家僮鼻息如雷和词人谛听江声。 B.词的结尾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C.此词以夜饮醉归这件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展现了作者谪居黄州旷达而伤感的心境。 D.全词的特点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舒展自如,简练生动,表现了词人独特的语言风格。
本题关键词:麻醉苏醒,麻醉苏醒期,仙人杖,敲击听法,苏轼,喉鸣声,哮鸣声,嗡鸣声,归来,长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