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好诗句。(3分)
下面的是冰心的诗句,请阅读后完成后面的点评语。
成功的花,
人们只敬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点评】这首隽永小诗,可以从表现的哲理角度拟这样一个标题: ▲ 。诗中一个“ ▲ ”字,表明人们往往看重事物的表象或事情的结果。诗人通篇运用比喻,生动贴切,发人深思。其中,诗人把 ▲ 比喻为花的“芽儿”……
示例:成功源于奋斗(或牺牲精神) 只 成功的起步阶段(每空1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该诗押的韵是____,韵脚是 (2分)
9.下面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鸷、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Ī 低 泥 蹄 堤
D
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后面的小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发挥你的想象,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情景。(2分)
(2).请从修辞和哲理的角度,谈谈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理解。(2分)
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
作者将日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旧事物必将被新生物所取代,从而给人以乐观积极的力量。
新晴野望(5分)
王维(唐)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4.诗歌的前三联写出了雨后原野 ▲ 、 ▲ 的特点?(2分)
15.诗歌的尾联画龙点晴,静态画面中融入了动态之美。试对这两句诗作赏析。(3分)
▲
14.(2分)空旷、清新、秀美(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15.(3分)生动地写出了初夏田间农忙劳动的欢快、活跃的气氛,衬托出原野的无限生机,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意近即可。)
访城西友人别墅(4分)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4.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
15.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
▲
访城西友人别墅(4分)
14.(2分)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
15.(2分)符合题意。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9.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
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
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
路途之远。
10.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9(3分)B(“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
10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1分);表现了孤寂的情感(1分)。
请速读下面的古诗,试联系所学认真作答8 -- 9题。(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 文学常识:本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_ (人名)。(2分)
9. 名句赏析:请谈一谈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理解!(3分)
我的理解:
8、(共2分,有错即不得分)答案示例:王勃
9、(共3分,阅卷要求:符合要求、语言通顺、意思对即可)答案参考: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为送别,但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解释诗句,最高得2分)
(链接:)诗词赏析考查内容(20首)为常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考查要点一般为:① 文学常识 ② 朗读节奏 ③ 词语含义 ④ 名句赏析 ⑤ 主旨理解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①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重阳节登高所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②潦倒:犹言困顿,衰颓。③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1)诗人“苦恨”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本诗的三四句是千古名句,写景抒情极为传神,请作赏析。(3分)
1)苦恨的原因是:诗人年迈多病,寄寓他乡,感时伤世(或答国家动荡不安)。(2分,答出两点即可)
2)第三句写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写出了秋天萧瑟的景物(1分);第四句写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长江水,写出了深远的意境(1分),运用对比和衬托(可不写),表现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1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和一切阻挠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望远,似觉得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作者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