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届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诗歌一二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2.本诗写了山亭夏日的美好景象,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1.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2.陶醉于美景的悠闲、惬意及对山亭夏日美景的喜爱。
(16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江上
王安石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注: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1)本诗中一个“漾”字含义丰富,请作简要分析。
(2)读诗,你能揣测一下作者此时的心境吗?
(1)①寒风拂过江面。②江面水波荡漾。③荡漾的水波也意味分别时人们不能平静的心情。
(2)表达了诗人离别亲人后的愁绪;表达了作者事业受阻后的心乱如麻。
(16届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阅读上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1)请赏析诗歌第一句中的“满”字。
答:
(2)诗歌第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
(1) “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明媚动人的景象。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蝴蝶仿佛知道百花已凋零,于是纷纷来到菜园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16届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送魏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结合诗歌说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说说第二句中的“凉”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1)诗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表现对朋友的留恋,用猿猴的哀啼表现诗人的惆怅别情。
(2) “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
(16届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渡湘江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2.诗歌三、四句以人的“南窜”和水的“北流”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1.运用了反衬(以乐写哀、借景抒情,移情于物等),诗人用花鸟这些使人欢娱的事物反衬远去边疆的哀愁
2.表达诗人远离京师的悲哀心境,对自己仕途遭遇的不平与忧郁。
(2015届湖南衡阳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一句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 的 心情。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动作描写或神态描写喜悦
(2)归心似箭(急切)的心情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意思相近即可)
2.全诗侧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
名著阅读
造物者一一/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上文是选自《春水》的一首小诗,这首诗把对的歌颂、对的呼唤、对的咏叹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其实,名著有时无须长篇大论,方寸之间,却意蕴丰富。
母爱童真自然冰心
古诗赏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B.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
C.“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
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
C
阅读《渔家傲》,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本词上阕描写边塞 ,下阕抒情。全词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 的艺术风格。
(2)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围绕“异”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
B.“衡阳雁去无留意”意思是: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
C.“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记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
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
(1)荒凉的秋景 苍凉悲壮(每空1分,意对即可)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