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店梦觉作

韦 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郭 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1)韦庄在诗中是用___________(方法)表现感情的。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唐代诗人那里,“回家”与“仕进”是一对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韦庄将“流离”“别家”当作一种习惯,成为生活常态。 

B.“等闲挥袂客天涯”,唐人的胸襟、气度与抱负尽出,充满悲悲切切之感。   

C.“几代生涯傍海涯”中叠用两个“涯”字,把生涯与海涯联系起来,形成音节朴实流畅,朴实中见巧思的妙处。  

D.“两三间屋盖芦花”句中的“芦花”意象,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

(1)借景抒情(或虚实结合或衬托)

(2)韦诗的“灯前”透露出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3)B

浪淘沙九首(其六)

日照澄洲①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②。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注释①澄洲:这里指江河中的陆地。②江隈:江岸弯曲处。

1、诗歌第一句中的“ ”“ ”二字准确而有层次地写出了时间的转移;

第二句中的“ ”字写出了淘金人数的多。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照   开    满

2、这首诗揭示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劳动者创造了世间一切财富,却难得温饱;不劳者却可以无限度地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果实,从而表现了诗人深切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阅读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一诗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释】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

(1)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

(2)以动写静,反衬

(3)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

阅读下面诗歌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请用你的话描述一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情景。(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构思精巧,试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

B.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自然之趣。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2.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1.C;

2.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

示例二: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唐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阅读上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1.下列对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中的一个“共”字,说明“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羁思的凄凄,其分量是加倍沉重的。

B. 次句“春半如秋意转迷”,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句中的“意转迷”上承前一句,句中的“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

C. 诗的三、四两句是物象构成之境,描写了秋天雨后花尽、落叶满庭的景象。

D.诗思的触发、诗篇的形成,往往是我与物、情与境交相感应的结果。此诗正是一首情境交融的佳作。

2.诗作最后一句中的“乱”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C

2.乱:表现了诗人心烦意乱的思想情感。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1.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

2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1.阳光(或天气)温暖,花儿芬芳,万物充满勃勃生机。

2.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欣喜之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C

阅读薛逢的《长安夜雨》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__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1. 本诗以“忧”贯穿全诗,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

2.作者在首联中运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百忧缠心?

3.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1.生活的艰辛;命途的不顺;生命的衰老。

2.(1)通过描述滞雨通宵未歇到天明,侧面暗示作者通宵未眠,表明忧愁之久,内心无时无刻不被忧愁缠绕;(2)运用比喻手法,将“百忧”比喻为雨中生机勃勃滋生的青草,表现出忧愁的烦乱纷杂。

3.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树上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景。(2)这些景物凄冷萧条,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

竹 里 馆

王 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幽篁”指的是幽深的竹林。 “长啸”指的是长声呼啸。

2答案: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前两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后两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构成了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