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
【小题2】展开想像,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出来的画面
【小题3】你认为这首诗的画线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1】唐朝 王湾
【小题2】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和风吹拂,帆遇顺风高高直挂,一叶孤舟顺水慢慢前行。
【小题3】①将“生”“入”二字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②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残夜,将驱尽__;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写景逼真,叙事确切,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阅读《卜算子 咏梅》,回答问题。
卜算子 咏梅
__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1)“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意思是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头两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风雨”是指暮春的风雨,“飞雪”是指冬天的飞雪,它们象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
B.“已是悬崖百丈冰”是以对比的手法突出梅花开放的难能可贵。“俏”字用得传神,它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情操。
C.“俏也不争春”是写梅只报春,而不想争占春光,表现梅花谦虚的品质。“山花烂漫”“她在丛中笑”,是用衬托和拟人的手法,表现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D.词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
(1)这首词是运用陆游词的原题而作,但立意却和陆游的原词相反。
(2)B
下面对古诗句的品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流落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阑干”是什么意思?“胡天”是指哪里?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烘托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胡天”指塞北的天空。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描绘了大戈壁上一片冰雪世界,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的景色(或: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愁”字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前三联运用设问、对偶和 等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
的气势。
2.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
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诗题“望岳”,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意境开阔。
B.首联以设问提起,表达了作者看见泰山时的惊喜和仰慕之情。
C.颈联写了望山的人和归林的鸟,表现了作者归隐山林的志趣。
D.尾联由望岳而生登岳之志,表现了诗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决心。
1.比喻、夸张、拟人(任答一种即可) 高大雄伟(意近即可)
2.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意近即可)
3.C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故事有关的诗句,“东风”在诗中具体指什么?
2.有人说,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圣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写此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述理由。
1.指“火烧赤壁”一事。
2.不同意,因为作者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英雄的成功都需要某种机遇,借此来表达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含山店梦觉作
韦 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郭 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1)韦庄在诗中是用___________(方法)表现感情的。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唐代诗人那里,“回家”与“仕进”是一对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韦庄将“流离”“别家”当作一种习惯,成为生活常态。
B.“等闲挥袂客天涯”,唐人的胸襟、气度与抱负尽出,充满悲悲切切之感。
C.“几代生涯傍海涯”中叠用两个“涯”字,把生涯与海涯联系起来,形成音节朴实流畅,朴实中见巧思的妙处。
D.“两三间屋盖芦花”句中的“芦花”意象,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
(1)借景抒情(或虚实结合或衬托)
(2)韦诗的“灯前”透露出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3)B
浪淘沙九首(其六)
日照澄洲①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②。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注释①澄洲:这里指江河中的陆地。②江隈:江岸弯曲处。
1、诗歌第一句中的“ ”“ ”二字准确而有层次地写出了时间的转移;
第二句中的“ ”字写出了淘金人数的多。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照 开 满
2、这首诗揭示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劳动者创造了世间一切财富,却难得温饱;不劳者却可以无限度地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果实,从而表现了诗人深切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阅读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一诗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释】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
(1)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
(2)以动写静,反衬
(3)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
阅读下面诗歌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请用你的话描述一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情景。(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构思精巧,试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