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形式美法则,是对美的规律的一种共识,包括()、均衡之美、韵律之美。

A:协调之美 B:比例之美 C:廓形之美 D:款式之美

山中杂诗

吴 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云从窗里出鸟向檐上飞

1、“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云出”,你认为诗人他倾向于一种怎样的生存境界(心情)?

2、“鸟向檐上飞,鸟向檐上飞”,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3、视角独到,景物与众不同,你能从吴均的《山中杂诗》中找到这样的句子吗?这样的句子其实不少,在杜甫《绝句四首》中也有,请写出相关句子。

紧扣“山中”,突出环境清幽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恬淡的心情。

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

•           云从窗里出,鸟向檐上飞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

古诗文阅读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秋水》)

钓鱼记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①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②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选自宋代林昉《田间书•杂言》)

【注】 ①意:意愿,愿望。②奚:怎么,哪里。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我知之濠上也”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C.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D.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鯈鱼出游从容 从容:自由自在

B.是鱼之乐也 是:判 断词,与“非”相对

C.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安:怎么

D.请循其本 循:依照

3.下面对《饮酒(其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叙一转,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问一答,写出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操守之美。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实一虚,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

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

4.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闲适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事物之外。

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惠子认为河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惠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注重对事物真相的探究。

5.下面对《钓饵同而得失异》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饵同钓异”的情形。

B.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主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不浮躁,不急于求成。

C.作者认为“意成乎道”,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D.故事说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注于目标者往往容易获得成功。

6.请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三处)。

子 意 乎 鱼 目 乎 鱼神 变 则 鱼 逝 矣奚 其 获?

7.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

1.A

2. B

3.C

4. C

5.D

6. 子 意 乎 鱼 /目 乎 鱼/神 变 则 鱼 逝 矣/奚 其 获?

7.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快乐是(可以)确定的

(7分)(1)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字数不限。(3分)
例子: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⑵“爱鸟”专刊你准备拟订哪些栏目(请写出两三个)(2分)

⑷若下期校报要设一个以“人与鸟”为主题的学生习作专版,作为主编的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得到这方面的稿件呢?(2分)

⑴示例:雄鹰;茫茫苍穹,无处不是它搏击的舞台。豪迈、壮烈、激越,是它翱翔的旋律。它是为飞翔而生的。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在乌云翻滚、波浪滔天的大海上。它是胜利的预言家,勇敢的战斗者。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⑵ 略(3)①发布征稿启事,让同学们自由来稿。②组稿约稿,有重点地选择适合的对象,请他人写稿。③自己动笔写稿。

鳄鱼常爬上岸躺着不动,并张口让一种鸟啄食口腔里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鳄鱼逃走,鳄鱼与这种鸟的关系是( )

A:竞争 B: 捕食 C: 合作 D: 寄生

“鸟在水中飞,鱼在天上游。”赞扬九寨沟景色之美,游客夸得是

A:青山 B:碧水 C:蓝天 D:飞鸟

仿照下列画线部分的句式,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文字,使之与画线部分一起构成排比句。

沉默,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风度,更是一种品格。如果没有沉默,就没有孕育,就没有震荡,就没有突破。蛾在沉默了一冬之后,终于把飞的梦幻变成现实;海在沉默了一时之后,终于把惊涛的壮观推出了地平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句式与例句相同或相近,字数不一定相等,内容要符合情理。

 (示例一)朝霞在沉默了一夜之后,终于把绚烂的光彩洒向大地。

(示例二)禾苗在沉默了一季之后,终于把丰富的营养献给人间。

默写(6分,每空1分)

⑴  ,鸟倦飞而知还 。

⑵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

⑶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⑷            圣主朝朝暮暮情。

⑸ 春江潮水连海平,


解析:

王勃《滕王阁序》中“ ,烟光凝而暮山紫”写秋山秋水,动静结合,如诗如画;“ ,上出重霄; ,下临无地”描绘出滕王阁的优美环境和雄伟气势;“山原旷其盈视, ”描写出了祖国山川的美丽;“闾阎扑地, ,青龙黄雀之舳”极写人烟之盛,突出了富庶祥和的气氛;“落霞与孤鹜齐飞, ”极写秋江风光之美,是千古传唱的名句;“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将社会与自然融为一体,各具情趣;“老当益壮, ,不坠青云之至”表明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观。

潦水尽而寒潭清  层峦耸翠  飞阁流丹  川泽纡其骇瞩  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弥津  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  声断衡阳之浦  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


解析:

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__ ,鸟倦飞而知还。

,亦崎岖而经丘。

,秋水共长天一色。

,烟光凝而暮山紫。

,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