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四川省雅安卷】

21. 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感情强烈, 情景兼具, 含蓄蕴藉, 耐人寻味。

B. 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 人烟稀少, 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 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 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 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 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

D. 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保家卫国的感情。

21. D ( 全诗表现了作者感时恨别, 忧国思家的感情)

【2016·四川省南充卷】

诗词赏析。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找出来。

答:

(2)“风住尘香花已尽”这一景物描写在词中有何作用?

答:

12. (1)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2)交代季节特征,渲染凄婉氛围,暗示作者美好的生活已经过去,为全词奠定感情基调

【2016·四川省成都卷】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①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①窅(yǎo)然:远去的样子。

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

答:

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请简要分析

A.无可奈何花落去B.风住尘香花已尽C.簌簌衣中落枣花

答:

1.【答案】诗人的回答是笑而不答。“笑而不答”,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当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的时候,诗人觉得此处别有天地,如仙境一般。此时的心情是很安适恬淡的,神态悠然自得身处幽居碧山,心里一片轻松坦然,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

2.【答案】C

【2016·山东省枣庄卷】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5-7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这首词的作者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号 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6.宋朝胡仔称:“绿肥红瘦,此语甚新。”请简要赏析“绿肥红瘦”的表达效果。

答:

7.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5.易安居士   婉约

6.使用拟人化的手法,构成反义对举,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凋谢,暗示春天的逐渐消失

7.表达了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或“以花自喻,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慨叹”)

【2016·山东省临沂卷】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0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0.(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

答: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⑴迷,迷路,暗含“迷恋”之意,逼真地表现出诗人独自行走山间欣赏美景的陶醉。⑵表达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之情及置身其中的喜悦、闲适的心境。

【2016·山东省德州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26题。

(一)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1.下列四首诗与《城南》体裁相近的是( )

A.《蒹葭》B.《将进酒》

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D.《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12.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

答:

13.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11.答案:C

12.答案示例:风过罢,雨卷珠帘,水漫碧池,潮涨横塘。远山含翠,错落起伏,小径明灭,任尔东西

13. 答案示例:唷嚣浮华者往往昙花一现,平凡朴实者定会恒久长远。

【2016·山东省泰安卷】

阅读《武陵春》一词,完成18-20题。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①选自《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武陵春,词牌名。②[风住尘香]风停了,尘土中带有落花的香气。③[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变。这里暗指丈夫已死。④[双溪]浙江武义、东阳两江水流至金华,并入婺江,两水合流处叫双溪。是当时的风景区。⑤[拟]打算。⑥[舴艋舟]一种形似舴艋的小船。

18.对“日晚倦梳头”中的“倦”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心绪不宁,无心做事。

B.疲惫不堪,毫无兴致。

C.百无聊赖,内心空虚。

D.琐事多多,精力不济。

19.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的意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化简为繁,化有形为无形,写出了词人哀愁的数量之多。

B.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词人哀愁的分量之重。

C.词人内心沉重,舴艋舟又太小,确实是“载不动”。

D.词人内心苦闷,双溪又太遥远,“载不动”是一种借口。

20.下列诗句与本词描写的花形态相近的一项是( )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8.A

19.B

20.C

【2016·山东省济宁卷】

9.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回答问题。

塞上忆汶水

曹元用

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沙碛:沙漠。苑马:西域大苑所产的马。

(1)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答:

(2)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

答:

9. (1)边塞秋高云飞,展示频繁的惆怅、悲哀的景象。

(2) 征鸿,意为“远飞的大雁”,古人常利用它们寄寓自己的情怀。这里借写征鸿未归,表达了思乡思亲之情及厌战的心理。

【2016·山东省潍坊卷】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13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①谷口,山谷的入口。②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

12.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

13.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2.①描写暮春草堂周围的景色,营造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氛围。②以鸟稀、花尽、花飞反衬幽竹的清阴“不改”。

13.表达了诗人对翠绿葱茏的幽竹的喜爱,对不为俗世的节操的礼赞。

【2016·山东省烟台卷】

7.阅读诗句,完成后面各题。

诗句一: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乡愁》)

诗句二: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依据示例,分析加点意向的内涵,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诗句

赏析

诗句一:

作者借助“船票”这一意象,写出了与爱人的分隔与离别,抒发了作者无限的思乡愁绪。

诗句二:

(2)诗人常常借助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情感,请借鉴这种写法写几句话,表达对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40字左右)

答:

7.  ⑴参考答案:借助“起跑线”这一意象,写出了祖国开始发展,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抒发了作者欣喜(激动、赞美等)之情。

⑵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