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输入、编辑、输出取得成功之后,日本率先对汉字进行了信息化处理。
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汉字信息,如果要显示或打印出来阅读,则必须将汉字内码转换成人们可读的方块汉字。每个汉字的字形信息是预先存放在计算机内的,称为汉字库。汉字内码与汉字字形一一对应。描述汉字字形的方法主要有点阵字形和轮廓字形两种。点阵字形方法比较简单,就是用一个排列成方阵的点的黑白来描述汉字,汉字是方块字,将方块等分成有n行n列的格子,简称它为点阵。
从现行汉字楷书字形角度对汉字进行分析,汉字的构件包括 ______和______。
【2016·湖南省张家界卷】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张家界天门山中学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B:在教育部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c C: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D: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B: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大众网记者从临沂市旅游局获悉,临沂市多家景区将通过打折、免费等优惠措施,迎接旅游日的到来。 C:为加大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中国政府今年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珍视和平。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B: 使用节能灯的好处不是今天才为人知道,那为啥到最近这两年才出现销售、使用都火爆的情形?分析其中原因,关键还是各级政府的有效推动。 C: 分析人士认为,在曼谷骚乱事件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的情况下,泰国经济仍然出现好转,主要应归功于政府推出的刺激经济的得力措施取得成效。 D: 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我国现在生产疫苗的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所以还要坚持前一阶段行之有效的各种防控措施,特别是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A: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B:就在8名维和警察“回家”的路途中,一首专为他们而作的《接你回家》悄然诞 生,此曲代表全中国人民发出了对八位海地维和英雄的呼唤。 C:分析人士认为,在曼谷骚乱事件和甲型HIN1流感疫情蔓延的情况下,泰国经济仍 然出现好转,主要应归功于政府推出的刺激经济的得力措施取得成效。 D:老百姓对一个政党评价的好坏,最大的因素就是腐败。对病人来说,治不好肿瘤 保不住性命;对政党而言,治不了腐败保不住政权。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教育部日前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对“琴”、“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拟进行调整,公示期间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宁教授等在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他们认为,调整44字的字形只是调整印刷宋体字,不是另搞一套,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7%的公众表示赞成,约6%的公众表示反对。可新浪网的网上调查得到的结果却完全相反,九成以上的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是“穷折腾”。王宁教授强调,一个字改还是不改并不是以多数投票为据,而要看它合理不合理,要看它有没有道理。既然“一个字改还是不改并不是以多数投票为据”,那么,为何专家们还主动提供调查数据,以示多数公众支持呢?
在笔者看来,上述官方和民间完全相左的“民调”,以及专家难以自圆其说的解释,恰恰表明规范汉字不能是少数几个专家说了算,而应该广泛听取意见,因为汉字字形的调整,关乎的不仅仅是汉字本身的“美观”、符合“字理”,更涉及各方利益。目前规范汉字这一做法,本身就需要规范。
专家们一直声称,规范汉字,调整字形,并不影响大家的生活。但是,如果汉字已经变形,那么,所有印刷品、出版物,都得修改,有人算了一笔“规范”成本账:44个字“整形”后,字典、课本、招牌……都要重新修改,花费可能是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这么大的一笔成本,谁来承担?无论是政府出钱(涉及城市的道路、标牌),企业出资(本身的形象识别系统、广告宣传,比如某个琴行、某个亲水花园),还是老百姓埋单(字典、教材等),都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怎么说没有影响呢?
其实,比规范汉字更严重的问题是,规范汉字没有得到规范使用。对于已经“定形”的汉字,乱用、乱写的情况并不鲜见,对此,谁来进行规范?比如,随意增减笔画, “污染”的“染”经常有人在“九”中加上一点,“茂盛”的“茂”下面多加一点;再比如,广告中的滥用谐音,几成文字污染,如卖沙发的写成“坐想(享)其成”,卖饮料的写成“饮(引)以为荣”,卖蚊香的写成“默默无蚊(闻)”……这些问题早已被语言文字专家指出,可这些广告语至今仍随处可见。这44个汉字整形之后,如果教材不改、门牌不改、学生作业不改,那么,规范字的不规范使用问题,不就更严重了?
单从“字理”上说,对一些汉字进行变形,可能是合理的;可是,规范汉字的规范使用,必然有“推广”与“规范”成本,在进行变形决策时,这是比“整形”更重要的事,如果要花上百亿元去为44个汉字的美容付出代价,这代价是不是太高了?
只有慎重地全面分析、评估调整汉字字形的必要性、可行性,才能使汉字的规范得到更广泛的支持。笔者所担心的是,贸然对汉字“整形”,将加剧汉字使用的不规范,而不久之后,面对严重的使用不规范,再进行新的“整回原形”,会让汉字美容最终成了汉字毁容。
(选自《广州日报》,有删改)
专家该如何做才能使汉字的规范得到更广泛的支持?下列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应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不要想当然。
B.要充分考虑规范汉字的“推广”难度与“规范”成本。
C.要全面分析、评估调整汉字字形的必要性、可行性。
D.应顾及各方利益,不要借规范汉字为某些利益集团谋利。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不应贸然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调整”的深层原因的一项是
A.调整汉字字形的花费可能是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代价太高。
B.新浪网的网上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网友对字形调整持反对意见。
C.贸然对汉字“整形”,将加剧汉字使用的不规范。
D.调整字形,将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单从“字理”上说,对一些汉字进行变形,是合理的。
B.字形的调整,关乎的不仅仅是汉字本身的“美观”、符合“字理”,更涉及各方利益。
C.只有先规范使用汉字、书写汉字,才能使汉字的规范得到更广泛的支持。
D.对于已经“定形”的汉字,乱用、乱写的情况并不鲜见,这些问题比规范汉字更严重。
【小题1】D【小题1】B【小题1】A
解析:
略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用不超过10个字的一个短语概括汉字的形体特点。
学者们对汉字书体演化的每一个历史阶段(甲骨、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进行了研究,发现汉字形体可以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笔划稠密,而外层笔划稀疏,形体外轮廓是不规则多边形,控制不规则多边形的最佳方法是“圆”(或椭圆)。把汉字的外层笔划端点或折角连接起来,不难看出上述特征。把某一书体的许多叠加在一起,结果就是:篆书外层是竖横圆,内层是竖长方形;隶书外层是横椭圆,内层是横长方形;楷书、行书外层是正圆,内层是正方形。可见将汉字说成“方块字”是过于简单模糊了。
汉字的特点是外圆内方
2009年8月20日,《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世,其中,琴、亲、魅等44个汉字进行了写法调整,引发了巨大争议。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B:汉字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 C:汉字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