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苕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是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 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
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 可是,我是幸运的 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儿,我还要教你们勇敢的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1、写“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等的“笑”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说自己是“笑着长大的”,有什么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要“教你们勇敢地笑”,你怎样理解“笑”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拟人的手法写,形象可爱,生动活泼,合乎孩子们的心理,更显出“雨”对孩子们的亲切情怀,使“雨”说的话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2、“雨”希望孩子们也能无忧无虑地玩耍,在快乐中成长。
3、“笑”在这里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是诗人鼓励孩子们要乐观向上地生活,是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阅读《雨说》选段,完成1—3小题。
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
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
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
可是,我是幸运的
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________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________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________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1.根据原诗的内容,在诗节横线处填空。
2.从这四节诗中,我们能领悟到“春雨”怎样的精神品质?
3.“第一样事”和“第二样事”所指的内容是相同的,都是“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这样写不重复吗?为什么?
1.弯、出、斜
2.乐观的精神,无私奉献的品质。
3.不重复,这样反复写,意在强调“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这件事,更加激励人们去勇敢地面对现实。
拣麦穗
张洁
在农村长大的姑娘,谁不熟悉拣麦穗的事呢?我要说的,却是几十年前农村里拣麦穗的那段往事。
假如你没有在那种日子里生活过,你永远不能想象,从这一粒粒丢在地里的麦穗上,会生出什么样的幻想。
她拼命地拣呐、拣呐,她把这麦子换来的钱积攒起来,等到赶集的时候,扯上花布、买上花线……等到出嫁的那一天,她们全会把这些东西,装进新嫁娘的包裹里去。
不过当这天真正来临的时候,她们会突然感到那些幻想全都变了味儿。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想象的那个男人,又有多么的不同。但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甚至都不会感到过分悲伤,顶多不过像是丢失哪一个美丽的梦。有谁见过哪一个人会死乞白赖地寻找一个梦呢?
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们的身后拣麦穗了。
有一天,二姨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姨,你拣麦穗做啥?”
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二姨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婆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
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说:“我要嫁给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笑啥嘛!我生气了。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
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不知道。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为他的脸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
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说:“娃娃,你要给我做媳妇吗?”
“对呀!”
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黄牙。
“为啥要嫁我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咧!”
他把旱烟锅子往鞋底上磕着:“娃呀,你太小哩。”
“你等我长大嘛。”
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
他要是死了,可咋办呢?我急得要哭了。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我的手里。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带着眼泪笑了:“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
他又乐了,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
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还乐呵呵地对我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
我呢,也学着大姑娘的样子,要我娘找块碎布,给我剪了个烟荷包。我缝呀,绣呀……烟荷包缝好了,我娘笑得前仰后合,说那不是烟荷包,皱皱巴巴,倒像个猪肚子。我说,等到我出嫁的时候,我要送给我男人。
我渐渐地长大了,懂得了我说的都是让人害臊的话了。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不过他还是常常带些小礼物给我。我知道,他真疼我呢。
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有一年,过腊八的前一天,我约摸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我站在村口上一棵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
那棵树的顶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个卖灶糖的老
汉了。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我哭了,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
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因为我是一个贪吃的、因为极其丑陋而又没有人疼爱的小女孩吧?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有删改)
17、文章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8、文中两处画线句均提到“小火柿子”,请分别简析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19、结合全文谈谈“烟荷包”在文中的意义。
20、本文的主人公是一少一老,少者童言无忌,老者饱经风霜。因为灶糖的__,小女孩和老汉达成了“婚嫁之约”。读罢此文,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份感情,并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17-20
[170996998fcacdba.gif]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我不是艺术家,我最多只能说是作家。 。“写家”这两个字是老舍同志在重庆时经常使用的字眼。老舍同志不用“小说家”的称呼而自称“写家”,只能说是他很谦虚;我称自己为写家,是有别的原因的。
A:说我是写家倒更恰当些,因为严格地说,我也不能算是作家, B:我也不能算是作家,因为严格地说,说我是写家倒更恰当些 C:其实严格地说,我也不能算是作家,说我是写家倒更恰当些 D:其实严格地说,说我是写家倒更恰当些,我也不能算是作家
他脸上的表情变化得很快,这表现出来他的内心的斗争是怎样地激烈。他皱紧眉头,然后微微地张开口加重语气地自语道:“我是青年。”他又愤愤地说:“我是青年!”过后他又怀疑似地慢声说:“我是青年?”又领悟似地说:“我是青年,”最后用坚决的声音说:“我是青年,不错,我是青年!”他一把抓住觉民的右手,注视着哥哥的脸。
试分析觉慧在说“我是青年”是的心理变化。
在文中,觉慧平常说“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而此时,他沉浸在失去爱人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经觉民的提醒,他逐渐地清醒,他由迷惘――愤愤――怀疑――领悟――坚决,内心的痛苦得到了解决。
解析:
考查对作品在塑造艺术形象时运用的刻画方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当时的语言情境理解分析。
简答题(二选一 ),5分。
23.“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
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述事情的经过。
24.“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我就替他出这口气。”
这段话谁说的?请简述相关的故事情节。
23.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王熙凤说的。(1分)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1分)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意,先是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1分)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二十两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1分)语言通顺与否1分。
24.王熙凤。(1分)凤姐为秦可卿送葬住宿铁槛寺不远处的水月庵。老尼净虚告诉她,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上了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她已许配给守备之子。(1分)两家相争,打起官司。老尼姑求凤姐摆平此事,凤姐收了三千两银子,送信给主审官。(1分)后守备不得已,收回彩礼。金哥和守备之子双双殉情。(1分)语言通顺与否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回答本题时,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在记忆仓库中搜索,叙述时既要注意合乎原著的有关内容、语言要通顺,还应注意须分点陈述。这两段文字均选择文学古典名著《红楼梦》,答题时,要抓住王熙凤和刘姥姥、秦可卿的故事情节进行简要概述。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