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76岁,因排尿困难5年余,加重1个月,不能排尿1天入院,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已急诊行局麻下膀胱造瘘术,拟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患高血压病10余年,目前血压200/115mmHg左右;常年服用拜阿司匹林,1片/日。

提示:经治疗,血压控制在140/80mmHg左右;停用拜阿司匹林6天,查PT正常,INR1.1,患者无出血倾向;其他辅助检查基本正常。提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哪些?

A:该患者术中无需有创监测 B:术前夜睡前和术晨均应用镇静剂 C:术晨继续服用降压药 D:因曾长期服用拜阿司匹林,故不能采用椎管内麻醉,应选择全身麻醉 E:麻醉方法首选腰-硬联合麻醉 F:腰麻时血压波动大,患者患高血压病多年,血压更易波动,应严密监测,并随时调节

 患儿男,9岁,因“发作性四肢对称强直伴躯体前倾5年”来诊。每次发作持续10 s左右缓解。出生后有窒息,生长发育迟滞。

其发作期的脑电图表现最可能是

A:1.0~2.5 Hz的全面性棘慢波复合节律 B:3 Hz的全面性棘慢波复合节律 C:快(8~10 Hz左右)棘波节律 D:一侧额部起源的节律性活动 E:高度失律

 患儿男,9岁,因“发作性四肢对称强直伴躯体前倾5年”来诊。每次发作持续10 s左右缓解。出生后有窒息,生长发育迟滞。

患儿同时有在数秒内逐渐出现目光呆滞,呼之不应,流涎,持续30 s左右;EEG:双侧慢棘慢波复合节律(1~2.5 Hz)。其可能的发作类型是

A:复杂部分性发作 B:非典型失神发作 C:强直发作 D:肌阵挛发作 E:肌阵挛-失张力发作

患者女,64岁。因“痰中带血2个月”就诊。胸部CT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下一步治疗方案,正确的是(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A:术后定期随诊,每3个月复查胸LDCT及肿瘤标志物等; B:术后1个月左右进行辅助化疗 C:术后1个月左右辅助放疗 D:术后辅助化放疗 E:中药及免疫支持治疗

孕32周顺产,出生体重1.8kg,有吸氧史,母亲妊娠3个月左右有感冒,现出生5周,被家长带来检查。

若复查中见到分界线抬高,加宽并形成嵴,其严重程度属于

A:第1期 B:第2期 C:第3期 D:第4期 E:第5期

某患儿,男,11岁,左右上下颌第一磨牙反,左右上尖牙缺失,上颌后缩,下颌前突,前牙反,面中1/3凹陷,下颌可后退至对刃。X线见左右上尖牙龈下3mm阻生,侧切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各3mm间隙。

对埋伏的左右上尖牙如何处置

A:拔除 B:不处理,待其自行萌出 C:开窗术外露该牙 D:拔出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以提供间隙 E:以上都不对

患儿王某,男性,12岁,左右上下颌第一磨牙近中关系,左右上尖牙缺失,上颌后缩,下颌前突,前牙反,面中1/3凹陷,下颌可后退至对刃。X线见左右上尖牙龈下3mm阻生,侧切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各3mm间隙。

对埋伏的左右上尖牙的处置最不恰当的是

A:拔除 B:NiTi推簧推开间隙,待其自行萌出 C:开窗术外露该牙 D:拔除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以提供间隙 E:以上都不对

某患儿,男,12岁,左右上下颌第一磨牙反,左右上尖牙缺失,上颌后缩,下颌前突,前牙反,面中1/3凹陷,下颌可后退至对刃。X线见左右上尖牙龈下3mm阻生,侧切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各3mm间隙。

对埋伏的左右上尖牙如何处置

A:拔除 B:不处理,待其自行萌出 C:开窗术外露该牙 D:拔出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以提供间隙 E:以上都不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