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0岁,因“颈椎病”拟全身麻醉下行颈后径路手术。平素活动量可。查体:身高165 cm,体重115 kg,BP 150/100 mmHg,HR 96次/min,双肺呼吸音清,双下肢不肿。
该患者选用气管内全身麻醉,气道梗阻最危险的时期是
A:平卧位时 B:麻醉诱导 C:气管内插管后 D:摆放手术体位后 E:拔管后
患者男,30岁,因“颈椎病”拟全身麻醉下行颈后径路手术。平素活动量可。查体:身高165 cm,体重115 kg,BP 150/100 mmHg,HR 96次/min,双肺呼吸音清,双下肢不肿。
为预防或减少该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可采用的措施中不包括
A:术中保持呼吸道通畅 B: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C:麻醉中充分给氧,避免麻醉药过量 D:术毕拮抗肌松药的残余作用 E:术后不给予麻醉性镇痛药
男性,22岁,7天前,夜间睡于水泥地面上,次日觉右臀部疼痛,行走时疼痛沿右股后侧向小腿后外侧放散,卧床休息时疼痛可略缓解,口服镇痛剂和臀部理疗疼痛无缓解。查体见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右侧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右侧梨状肌环跳穴处压痛阳性,环跳穴压痛时,疼痛可向右股后侧及小腿后外侧放散,其他未见阳性发现。辅助检查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梨状肌综合征。
坐骨神经阻滞后不可能发生的征象是
A:阻滞侧足下垂 B:双侧下肢麻木和无力 C:股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跟和足底麻木 D: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E:阻滞后患肢的疼痛减弱或消失
以下关于麻醉犬固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固定的姿势依手术的种类而定 B:俯卧位便于进行脑脊髓的实验 C:仰卧位便于进行颈、胸、腹部的实验 D:俯卧位便于进行背部的实验 E:麻醉后可不用解去嘴上的带子,直接进行实验
某女性患者,36岁,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拟在全麻麻醉下行甲状腺大部切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1年,半月前经系统治疗和术前准备,目前各生理指标和化验检查正常。麻醉诱导和插管均顺利,过程平稳,当手术进行40分钟后(正在处理一侧甲状腺上极),病人突然体温升高达40℃,心率增快至150次/分,血压升至160/100mmHg,心电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遂即急救措施,病情趋于稳定、缓解。
该病人最安全的麻醉方法是
A: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B:颈丛神经阻滞 C:颈部硬膜外阻滞 D:局部浸润麻醉 E:静脉复合全麻
某女性患者,54岁,右臂部疼痛1.5年,有时伴右大腿后侧疼痛,劳累后加重,走路尚可,查体:右臂部无畸形,深压痛(+),无明显放射,右"4"字试验(±),直腿抬高试验(-),皮肤痛觉正常。
患者为排除股外侧皮神经炎,应知道后者的特点是
A:腰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周围神经性疾病 B:一侧或双侧小腿外侧皮肤有蚁行感,麻木或疼痛 C:站立或步行过久后疼痛减轻,坐位或静息时加重 D:查体时局部皮肤感觉减退或过敏,重时伴有肌萎缩或运动障碍 E:治疗时应探明原发病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F:疼痛剧烈时也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或阻滞治疗 G:必要时可以手术治疗
下列关于麻醉犬固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俯卧位便于进行背部的实验 B:固定的姿势依手术的种类而定 C:仰卧位便于进行颈、胸、腹部的实验 D:俯卧位便于进行脑脊髓的实验 E:麻醉后可不用解去嘴上的带子,直接进行实验
下列关于麻醉犬固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固定的姿势依手术的种类而定 B:俯卧位便于进行脑脊髓的实验 C:仰卧位便于进行颈、胸、腹部的实验 D:俯卧位便于进行背部的实验 E:麻醉后可不用解去嘴上的带子,直接进行实验
下列关于麻醉犬固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固定的姿势依手术的种类而定 B:俯卧位便于进行脑脊髓的实验 C:仰卧位便于进行颈、胸、腹部的实验 D:俯卧位便于进行背部的实验 E:麻醉后可不用解去嘴上的带子,直接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