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9岁。进行性呼吸困难1个月,无发热。体检示气管向右侧偏移,左侧胸廓饱满,左肺叩诊呈实音,呼吸音消失,诊断为胸腔积液。胸水检查示,外观呈淡黄色,比重1.024,有核细胞数1000x10
/L,单核细胞80%,胸水总蛋白36g/L。
该患者出现胸水最可能的原因是
A:结核性胸膜炎 B:缩窄性心包炎 C:肺炎 D:肺癌 E:none
患者,女,59岁。进行性呼吸困难1个月,无发热。体检示气管向右侧偏移,左侧胸廓饱满,左肺叩诊呈实音,呼吸音消失,诊为胸腔积液。胸水检查示,外观呈淡黄色,比重1.024,有核细胞数1000x10^6/L,单核细胞80%,胸水总蛋白36g/L。
该患者出现胸水最可能的原因是
A:结核性胸膜炎 B:缩窄性心包炎 C:肺炎 D:肺癌
患者男,49岁,主因“胸闷1h”入院。患者于入院1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闷,心前区压榨感,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伴全身冷汗,双上肢极度酸软不适,偶有心悸,无胸痛,无呼吸困难。门诊行心电图检查后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收入院。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查体:T36.7℃,R16次/min,P66次/min,BP146/92mmHg;意识清醒,痛苦面容,疲乏;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稍粗,无干,湿性啰音;HR6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性杂音;腹部未见特殊;双下肢无水肿。
电除颤1次以后,应该进行的处理是
A:继续给予第2次,第3次电除颤,能量逐次增加,再检查脉搏 B:立刻进行5组CPR,再检查脉搏 C:立刻检查脉搏 D:继续给予1次同等能量的电除颤,检查脉搏 E:给予肾上腺素
男性,27岁。因从约6米高处坠落伤及胸,腹部疼痛,呼吸困难1小时入院。查体:呼吸30次/分,脉搏110次/分,血压88/40mmHg。神志恍惚,气管偏向左侧,右胸呼吸音较低。腹胀,全腹压痛。
考虑患者存在休克及胸部,腹部损伤,必须首先进行
A:大量补液抗休克 B:拍摄胸片 C:胸腔闭式引流术 D:胸,腹部CT E:气管插管
患者男,51岁,因“咳嗽,痰中带血丝伴消瘦3个月”来诊。患者吸烟20余年。查体:BP 110/80 mmHg;身高172 cm,体重51 kg;消瘦,精神不振,反应迟钝;颈部,心,肺及腹部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FBG 5.5 mmol/L,血清钠117 mmol/L,血清氯83 mmol/L,血钾3.4 mmol/L,BUN 4.1 mmol/L,Scr 75 μmol/L。胸部X线片:左肺中部中间带有一约3 cmx2 cm实性占位,边界不整。
为初步诊断应进行的检查包括
A:痰找癌细胞 B:痰找TB菌 C:胸部CT和(或)MRI D:血气分析 E:24 h尿离子排量 F:肾上腺功能检测 G:甲状腺功能检测
患者男,26岁。因从约5米高处坠落伤及胸,腹部,疼痛,呼吸困难1小时入院。查体:呼吸30次/分,脉搏110次/分,血压88/40mmHg。神志恍惚,气管偏向左侧,右胸呼吸音较低。腹胀,全腹压痛。
考虑患者存在休克及胸部,腹部损伤,必须首先进行
A:大量补液抗休克 B:拍摄胸片 C:胸腔闭式引流术 D:胸部CT E:气管插管 F:腹部CT
某男性患者,51岁,因“咳嗽、痰中带血丝伴消瘦3个月”来诊。患者吸烟20余年。查体:BP110/80mmHg;身高172cm,体重51kg;消瘦,精神不振,反应迟钝;颈部、心、肺及腹部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FBG5.5mmol/L,血清钠117mmol/L,血清氯83mmol/L,血钾3.4mmol/L,BUN4.1mmol/L,Scr75μmol/L。胸部X线片:左肺中部中间带有一约3cm×2cm实性占位,边界不整。
为初步诊断应进行的检查包括
A:痰找癌细胞 B:痰找TB菌 C:胸部CT和(或)MRI D:血气分析 E:24h尿离子排量 F:肾上腺功能检测 G:甲状腺功能检测
某男性患者,49岁,主诉:进行性吞咽困难4月。患者4年月出现咽异物感,外院曾诊断为慢性咽炎治疗,咽异物感无改善,并出现吞咽不畅,开始时,尚可进食软饭,此后出现吞咽困难,并加重,现仅可进食流质,起病后体重下降5kg。无声嘶、无饮水呛咳。吸烟30年,40支/日。嗜白酒,半斤/日。体查:右侧梨状窝饱满,菜花样肿物,大小约3cm×1cm。双侧声带活动正常、表面光滑。右颈Ⅱ、Ⅲ区扪及2个肿大淋巴结、质中、界欠清、活动度一般、大小约3cm×1cm、2cm×0..5cm。纤维喉镜下喉咽肿物活检,病理证实为梨状窝高分化鳞癌。喉咽及食管造影示:右侧梨状窝占位累及食管入口。胸片及腹部B超未见异常。全身骨扫描未见异常。
有关喉咽颈段食管解剖描述不正确的有
A:喉咽位于喉的后方及两侧,始于会厌水平,终于环状软骨下缘,与颈段食管相连。 B:喉咽位于第二颈椎到第六颈椎的前方。 C:喉咽分为三个亚区:梨状窝、喉咽后壁、环后区。 D:梨状窝有三个壁:内侧壁、外侧壁和后壁。 E:环后区上至杓状软骨和杓间,下至环状软骨下缘,外邻梨状窝。 F:咽后壁区相当于会厌谷底部至环状软骨下缘之间的咽后壁。 G:颈段食管位于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切迹水平,长度约3~5cm。 H:喉咽有丰富的淋巴引流,可引流到颈深上、中、下组淋巴结及咽后淋巴结、气管食管沟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