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病变中,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两种吞噬细胞,其中巨噬细胞形态和名称可多种多样。
如图为肠伤寒镜下观,箭头所指吞噬了伤寒杆菌,红细胞及细胞碎片的大细胞,我们称之为 ( )

A:伤寒细胞 B:类上皮细胞 C:异物巨细胞 D:巨噬细胞 E:泡沫细胞
炎症病变中,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两种吞噬细胞,其中巨噬细胞形态和名称可多种多样。
如图为肾结核结节镜下观,箭头所指细胞称之为 ( )

A:巨噬细胞 B:类上皮细胞 C:异物巨细胞 D:Langhans巨细胞 E:泡沫细胞
不同的组织和细胞再生能力不一样。
增生能力最差的细胞是
A:神经元细胞 B:神经胶质细胞 C:神经纤维细胞 D:施万细胞 E:神经小胶质细胞
病历摘要:男性患者,35岁,臀部斑块3年,无瘙痒,皮损向四周缓慢扩展。体查:臀部见直径6cm大小斑块,表明粗糙不平,皮损表面有较深沟纹相隔,挤压时可有脓液从裂隙中渗出。皮损中央见一1cm萎缩性瘢痕。斑块界清,外周绕以红晕。该患者行皮肤病理活检示:聚集成群的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中心干酪样坏死,外围密集淋巴细胞浸润。
除抗痨药物治疗皮肤结核病外,局部治疗方法有
A:异烟肼病灶注射 B:外科切除 C:冷冻 D:激光 E:5%异烟肼软骨外涂
患者男,28岁,因皮肤黏膜出血,发热10 d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可见瘀点和瘀斑,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外周血象:WBC 33.54x10
/L,Hb 75 g/L,PLT 31x10
/L ,血涂片检查发现原始(幼稚)细胞。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一种最基本的骨髓检验方法,其检验质量对临床诊治有重要影响,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时需要注意
A:应观察骨髓小粒多,涂片,染色良好的骨髓片 B:用浸油物镜观察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C:对于分布不均匀的涂片,应扩大计数范围 D:应结合骨髓细胞化学染色,免疫化学染色,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综合分析 E:对于溶血性贫血可得出确定性诊断意见 F:在显微镜下应注意留心巡视和观察边缘区域 G:取材较少,一张涂片不足以得到结论时,应观察全部涂片
患者。男,23岁,重度贫血2个月,发热3天,伴皮肤出血点和鼻出血。外周血检查:RBC2.1x10
/L,Hb40g/L,WBC2.8x10
/L;白细胞分类:原粒细胞4%,早幼粒细胞47%,中幼粒细胞3%,中性粒细胞22%,淋巴细胞24%;血小板40x10
/L
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上主要的异常为
A:小细胞区异常 B:小细胞区左侧区域异常 C:大细胞区右侧区域异常 D:小细胞区正常,中间细胞区与大细胞区融合增高 E:中间细胞区降低
患者男,72岁,因“眼前异物感2个月”来诊。近2个月感觉眼前有黑点或黑影飘动;无头痛及呕吐,无抽搐。查体:一般状态差,意识清楚;背部皮下组织和肌肉可见数个黄豆大小,圆形结节肿物,硬度近似软骨,有弹性,与皮肤不粘连,无压痛,无炎症反应及色素沉着。血常规:嗜酸粒细胞0.26。眼底镜,裂隙灯检查:一浅灰色近圆形囊泡,周围有红晕光环,可见虫体蠕动。
最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粪查虫卵 B:间接血凝试验 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D:单克隆抗体(McAb)法检测囊尾蚴循环抗原 E:皮下组织和肌肉结节活检
某男性患儿,7岁,出生后即发现右侧外耳畸形,无外耳道。为求改善外观,要求手术治疗重建外耳。查体:右侧耳部组织明显小于左侧,仅存部分耳垂及耳轮,可扪及残留软骨,无耳廓,外耳道闭锁,未见外耳道口;听力较左耳明显减弱。右侧耳后区皮肤未见异常,双侧乳突区无明显压痛。
采用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包裹自体肋软骨支架的方案手术,一期埋置扩张器的注意事项为
A:埋置在颞筋膜下 B:切除残余的软骨 C:埋置层次在皮下毛囊深面 D:分离范围等于扩张器底面积 E:放置扩张器前需检查扩张器是否注水通畅和有无渗漏 F:术后引流管持续负压吸收
某男,7岁,出生后即发现右侧外耳畸形,无外耳道。为求改善外观,要求手术治疗重建外耳。查体:右侧耳部组织明显小于左侧,仅存部分耳垂及耳轮,可扪及残留软骨,无耳廓,外耳道闭锁,未见外耳道口;听力较左耳明显减弱。右侧耳后区皮肤未见异常,双侧乳突区无明显压痛。
采用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包裹自体肋软骨支架的方案手术,一期埋置扩张器的注意事项为
A:埋置在颞筋膜下 B:切除残余的软骨 C:埋置层次在皮下毛囊深面 D:分离范围等于扩张器底面积 E:放置扩张器前需检查扩张器是否注水通畅和有无渗漏 F:术后引流管持续负压吸收
某男,7岁,出生后即发现右侧外耳畸形,无外耳道。为求改善外观,要求手术治疗重建外耳。查体:右侧耳部组织明显小于左侧,仅存部分耳垂及耳轮,可扪及残留软骨,无耳廓,外耳道闭锁,未见外耳道口;听力较左耳明显减弱。右侧耳后区皮肤未见异常,双侧乳突区无明显压痛。
术后第5周,发现再造耳廓上方部分耳廓皮肤发黑坏死,软骨外露范围1.6cm×3.0cm。此时,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A:取出耳软骨支架 B:颞浅血管蒂筋膜瓣包裹外露软骨加游离植皮 C:直接拉拢缝合 D:改用Medpor支架 E:前臂皮瓣游离移植覆盖创面 F:清创换药待创面自然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