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3岁,因“时有低热,咽部不适,咽疼及异物感”来诊。查体:口咽部黏膜红肿,附有白膜。取少量黏膜组织活检,镜下:为鳞状上皮黏膜组织,上皮呈网状增生,下延,上皮层内及黏膜表面中性粒细胞渗出明显伴数个上皮内微脓肿,固有层内可见致密浆细胞浸润,部分区伴有组织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小血管壁肿胀增厚。
最可能的诊断是
A:黏膜组织重度急慢性炎症 B:口腔黏膜阿弗它溃疡 C:口咽部梅毒 D:浆细胞瘤 E:奋森咽峡炎
患者男,65岁,因“躯干,四肢散在斑块多年”来诊。皮肤干燥,瘙痒不明显。查体:躯干,四肢散在大小不等的暗红色浸润性斑块,界限清楚,形状呈圆形,卵圆形或环状外观,部分形成隆起性结节。组织病理学:表皮内散在深染脑回状单一核细胞,核大,周围有空晕,真皮浅层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呈带状或斑片状浸润,有异型性,即核深染,外形,大小不规则。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 B:蕈样肉芽肿 C:皮肌炎 D:红皮病 E: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患者女,42岁,因“面部浸润性斑块6个月”来诊。查体:面部散在大小不等的浸润性斑块,粉红或红褐色,偶见形成环状。
如要确诊此病,进一步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标志物不包括(提示 组织病理学:真皮中上层围绕血管的淋巴细胞为主型袖套状浸润,混杂数量不等的浆细胞,巨噬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可见组织细胞散在浸润。狼疮带试验(-)。)
A:CD3 B:CD20 C:CD68 D:Ki-67 E:EMA F:CD4 G:CD8 H:CD21 I:Vimentin J:S-100 K:CD1a
胃黏膜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是
A:急性腐蚀性胃炎 B:急性化脓性胃炎 C:慢性浅表性胃炎 D:慢性萎缩性胃炎 E:巨大胃黏膜肥厚症
某男,69岁,最初右侧颈部有一片湿疹样皮损,数月后长成斑块,后破溃。活检见脑回样小淋巴细胞在真皮浅层内增生,成簇的小淋巴细胞浸润表皮内层形成小脓肿,免疫组化CD3、CD45RO阳性。
此病属于
A:苔藓样浸润 B:假性淋巴瘤 C:T细胞淋巴瘤 D:B细胞淋巴瘤 E:浆细胞瘤
某男,69岁,最初右侧颈部有一片湿疹样皮损,数月后长成斑块,后破溃。活检见脑回样小淋巴细胞在真皮浅层内增生,成簇的小淋巴细胞浸润表皮内层形成小脓肿,免疫组化CD3、CD45RO阳性。
此病累及血液,则为
A:蕈样肉芽肿 B:Sezary综合征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以上均不是
某男性患者,47岁,2个月前阴茎龟头部曾出现过溃烂,后愈合,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过肿大。最近全身皮肤出现多数红色斑丘疹,且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取病变处皮肤做病理检查,见局部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见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病灶内可找到螺旋体。
对于该病基本病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浆细胞的恒定出现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B: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 C:病变结构类似结核性肉芽肿 D:病灶内出现凝固性坏死 E:病灶常可钙化愈合
男性,69岁,最初右侧颈部有一片湿疹样皮损,数月后长成斑块,后破溃。活检见脑回样小淋巴细胞在真皮浅层内增生,成簇的小淋巴细胞浸润表皮内层形成小脓肿,免疫组化CD3、CD45RO阳性。此病属于()
A:苔藓样浸润 B:假性淋巴瘤 C:T细胞淋巴瘤 D:B细胞淋巴瘤 E:浆细胞瘤
男性,69岁,最初右侧颈部有一片湿疹样皮损,数月后长成斑块,后破溃。活检见脑回样小淋巴细胞在真皮浅层内增生,成簇的小淋巴细胞浸润表皮内层形成小脓肿,免疫组化CD3、CD45RO阳性。
此病属于
A:苔藓样浸润 B:假性淋巴瘤 C:T细胞淋巴瘤 D:B细胞淋巴瘤 E:浆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