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开展礼节礼仪教育,使礼节礼仪成为培育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方式。
从2005年1月开始,北京市深入开展了以()为主题的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围绕生活礼仪、社会礼仪、赛场礼仪、职业礼仪、学校礼仪和涉外礼仪六个方面的内容,将连续开展3年时间。
A:礼仪北京、家庭和谐 B:礼仪北京、人文奥运 C:北京奥运、文明健身 D:文明礼仪、文明北京
接受礼仪教育的途径分:家庭教育、()、职业教育。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6分)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
A.非常希望 B.希望 C.不希望 D.无所谓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
A.家庭 B.学校 C.社会 D.以上都是
调查显示,学生和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________①________。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________②________; 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但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________③________。
①多数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②多数认为礼仪教育的责任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③学生比市民更加强烈。
18.对下面两张问卷调查统计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调查显示,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这个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的大多数人都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B: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中的多数认为礼仪教育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 C:学生与市民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社会和学校。 D: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虽有诸多相同之处,但差异也明显,对礼仪教育的需求,学生意愿更强烈。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表一)( )
A.非常希望 B.希望 C.不希望 D.无所谓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表二)( )
A.家庭 B.学校 C.社会 D.以上都是
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 30. 。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 31. ;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但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 32. 。
30.大多数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31.多数认为礼仪教育的责任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
32.学生比市民更加强烈。
【解析】
30.此题是表文转换,此题的答题方法如下:①读懂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②表述对象一般为图表名称的关键词。③重视数据变化,尤其重视数据相差巨大的比较项。注意图标的细节即图表下的“注”。④明确修辞要求和字数要求。⑤表达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的变化规律时,选词要准确。如“增长了、增加到”用倍数,“减少了、减少到”用分数。50%左后可以说是近一半。55-70%可以说是大部分。70%以上可以说是绝大多数。80%以上可以说“所有、约几成”等词语。此题突出的数据就是B.可以说是大多数。
31.此题是表文转换,此题的答题方法如下:①读懂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②表述对象一般为图表名称的关键词。③重视数据变化,尤其重视数据相差巨大的比较项。注意图标的细节即图表下的“注”。④明确修辞要求和字数要求。⑤表达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的变化规律时,选词要准确。如“增长了、增加到”用倍数,“减少了、减少到”用分数。50%左后可以说是近一半。55-70%可以说是大部分。70%以上可以说是绝大多数。80%以上可以说“所有、约几成”等词语。此题突出的数据就是D.可以说是大多数。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6分)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
A.非常希望 B.希望 C.不希望 D.无所谓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
A.家庭 B.学校 C.社会 D.以上都是

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 ① 。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 ② ;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但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 ③ 。
①多数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②多数认为礼仪教育的责任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
③学生比市民更加强烈
【解析】
试题分析:图表类题目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有转述图表、根据图表写结论、根据图表写建议等题型。本题属于根据图表写结论,解答方法是仔细观察图表特征,一定要兼顾表格中的各个要素,首先要读清图表的标题注释,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然后分析数据变化,找规律,舍弃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总结推断得出结论,注意,图表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准确。本题图表一中,调查的是学生市民希望开设礼仪课的情况;图表二中,调查的是学生市民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谁的情况。再看①、②、③,三个空缺的语言环境,①空缺处上文是“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表明此处应从图表一得出结论,结合图表一中的数据,学生选C、D的比例一共只占12.14%,而市民选C、D的比例一共只占28.57%,可总结出,市民和学生大多数是希望开设礼仪课的。②空缺处上文有“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的字样,可知,此处应由图表二得出答案,结合图表二中的数据,无论是市民还是学生选D项的都超过了半数,由此可以得到结论,即,大多数市民和学生希望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礼仪教育的责任。③空缺处结合上文来看,要求谈出市民和学生对礼仪教育的认识差异,可结合图表一回答,在图表一中,市民选D项的占了22.62%,而学生选D项的只占了6.94%,由此可以总结出③处的答案,也就是“对礼仪教育的需求”这一点,学生比市民的要求更加强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