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发生如下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事项:1.为遵守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规定,2013年1月31日,甲公司对A生产设备进行停工改造,安装环保装置。3月25日,新安装的环保装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共发生成本600万元。至1月31日,A生产设备的成本为18000万元,已计提折旧9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A生产设备预计使用16年,已使用8年,安装环保装置后还可使用8年;环保装置预计使用5年。2.为降低能源消耗,甲公司对B生产设备部分构件进行更换。构件更换工程于2012年12月31日开始,2013年10月25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共发生成本2600万元。至2012年12月31日,B生产设备的成本为8000万元,已计提折旧3200万元,账面价值4800万元,其中被替换构件的账面价值为800万元,被替换构件变价收入100万元。B生产设备原预计使用10年,更换构件后预计还可使用8年。假定甲公司的固定资产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均为零。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一5.题。(分录中的金额单位为万元)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A生产设备改造工程及其后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A生产设备在安装环保装置期间停止计提折旧 B:因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将安装环保装置发生的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C:环保装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按A生产设备剩余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D:环保装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按环保装置的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甲公司发生如下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事项:1.为遵守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规定,2013年1月31日,甲公司对A生产设备进行停工改造,安装环保装置。3月25日,新安装的环保装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共发生成本600万元。至1月31日,A生产设备的成本为18000万元,已计提折旧9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A生产设备预计使用16年,已使用8年,安装环保装置后还可使用8年;环保装置预计使用5年。2.为降低能源消耗,甲公司对B生产设备部分构件进行更换。构件更换工程于2012年12月31日开始,2013年10月25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共发生成本2600万元。至2012年12月31日,B生产设备的成本为8000万元,已计提折旧3200万元,账面价值4800万元,其中被替换构件的账面价值为800万元,被替换构件变价收入100万元。B生产设备原预计使用10年,更换构件后预计还可使用8年。假定甲公司的固定资产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均为零。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一5.题。(分录中的金额单位为万元)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B生产设备更换构件工程及其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B生产设备更换构件时发生的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B:B生产设备更换构件期间仍按原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C:B生产设备更换构件时被替换构件的账面价值终止确认 D:B生产设备在更换构件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按原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某企业领导班子正在组织研发部经理,财务部经理等部门经理分析研究某设备的更新改造问题,该设备的原始价值为80000元,每年低劣增加值为2500元,更新时的残值为19000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决定用于现代化的技术成果给改设备装上新装置,以改变其落后结构,改善其技术性能,这属于( )。

A:设备的改造 B:设备的更新 C:设备的大修 D:设备的升级换代

某企业正在考虑某设备的技术改造问题,该设备的原始价值K=16000元,每年低劣化增加值λ=1000元,更新时无残值。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对该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依据技术改造规划逐年进行 B:考虑实际情况,寻找适用的现金技术 C:必须以技术进步为前提 D:要做到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并重

某企业正在考虑某设备的技术改造问题,该设备的原始价值K0=16 000元,每年低劣化增加值λ=1000元,更新时无残值。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对该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依据技术改造规划逐年进行 B:考虑实际情况,寻找适用的现金技术 C:必须以技术进步为前提 D:要做到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并重

某苯胺生产企业对技术改造问题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目前企业投产的两条生产线,每年生产苯胺合计25吨,但随着设备的老化和技术的落后,每年的成本逐渐增加,产品品质也有所下滑。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耗资5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时,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20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0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苯胺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50元降低至425元,假设苯胺行业的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计算技术改造方案时,不仅以追加投资为代价,而且要以( )为代价。

A:旧的生产能力的消失 B:新技术的适应成本 C:设备改造费用 D:技术改造的时间成本

某苯胺生产企业对技术改造问题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目前企业投产的两条生产线,每年生产苯胺合计25吨,但随着设备的老化和技术的落后,每年的成本逐渐增加,产品品质也有所下滑。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耗资5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时,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20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0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苯胺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50元降低至425元,假设苯胺行业的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计算技术改造方案的总投资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是( )。

A:因技术改造需新追加的投资额 B:技术改造中拆除的旧设备,旧设施等造成的损失金额 C:技术改造的贷款利息 D:拆除的固定资产同收利用的价值

某工程项目业主分别与甲、乙施工单位签订了土建施工合同和设备安装合同,土建施工合同约定:管理费为人材机费之和的10%,利润为人材机费用与管理费之和的6%,规费和税金(营业税)为人材机费管理费和利润之和的9.8%,合同工期为100天。设备安装合同约定:管理费和利润均以人工费为基础,其费率分别为55%、45%。规费和税金(营业税)为人材机费用与管理费和利润之和的9.8%,合同工期为20天。土建施工合同与设备安装合同均约定:人工工日单价 为80元/工日,窝工补偿按70%计,机械台班单价按500元/台班,闲罝补偿按80%计。   甲乙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获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如图4.1所示。事件1:基础工程A工作施工完毕组织验槽时,发现基坑实际土质与业主提供的工程地质资料不符,为此,设计单位修改加大了基础埋深,该基础加深处理使甲施工单位增加用工50个工日,增加机械10个台班,A工作时间延长3天,甲施工单位及时向业主提出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   事件2:设备基础D工作的预埋件施工完毕后,甲施工单位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监理工程师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限到现场验收,也未通知甲施工单位推迟验收时间,在此情况下,甲施工单位进行了隐蔽工序施工,业主代表得知该情况后要求施工单位剥露重新检验,检验发现预埋件尺寸不足,位罝偏差过大,不符合设计要求。该重新检验导致甲施工单位增加人工30工日,材料费1.2万元,D工作延长2天,甲施工单位及时向业主提供了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   事件3:设备安装S工作幵始后,乙施工单位发现业主采购的设备配件缺失,业主要求乙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缺失配件。为此,乙施工单位发生材料费2.5万元,人工费0.5万元,S工作时间延长2 天。乙施工单位向业主提出费用索赔和工期延长2天的索赔,向甲施工单位提出受事件1和事件2影 响工期延长5天的索赔。   事件4:设备安装过程中,由于乙施工单位安装设备故障和调试设备损坏使S工作延长施工工期6 天,窝工24个工曰。增加安装、调试设备修理费1.6万元,并影响了甲施工单位后续工作的开工时间,造成甲施工单位窝工36个工日,机械闲置6个台班。为此,甲施工单位分别向业主和乙施工单位及时提出了费用和工期索赔。   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事件2中,业主代表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业主代表的做法妥当,经监理人检查质量合格或监理人未按约定的时间进行检查的,承包人覆盖工程隐蔽部位后,对质量有疑问的,可要求承包人对已覆盖的部位进行钻孔探测或揭开重新检验,承包人应遵照执行,并在检验后重新覆盖恢复原状。

某工程项目业主分别与甲、乙施工单位签订了土建施工合同和设备安装合同,土建施工合同约定:管理费为人材机费之和的10%,利润为人材机费用与管理费之和的6%,规费和税金(营业税)为人材机费管理费和利润之和的9.8%,合同工期为100天。设备安装合同约定:管理费和利润均以人工费为基础,其费率分别为55%、45%。规费和税金(营业税)为人材机费用与管理费和利润之和的9.8%,合同工期为20天。土建施工合同与设备安装合同均约定:人工工日单价 为80元/工日,窝工补偿按70%计,机械台班单价按500元/台班,闲罝补偿按80%计。   甲乙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获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如图4.1所示。事件1:基础工程A工作施工完毕组织验槽时,发现基坑实际土质与业主提供的工程地质资料不符,为此,设计单位修改加大了基础埋深,该基础加深处理使甲施工单位增加用工50个工日,增加机械10个台班,A工作时间延长3天,甲施工单位及时向业主提出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   事件2:设备基础D工作的预埋件施工完毕后,甲施工单位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监理工程师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限到现场验收,也未通知甲施工单位推迟验收时间,在此情况下,甲施工单位进行了隐蔽工序施工,业主代表得知该情况后要求施工单位剥露重新检验,检验发现预埋件尺寸不足,位罝偏差过大,不符合设计要求。该重新检验导致甲施工单位增加人工30工日,材料费1.2万元,D工作延长2天,甲施工单位及时向业主提供了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   事件3:设备安装S工作幵始后,乙施工单位发现业主采购的设备配件缺失,业主要求乙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缺失配件。为此,乙施工单位发生材料费2.5万元,人工费0.5万元,S工作时间延长2 天。乙施工单位向业主提出费用索赔和工期延长2天的索赔,向甲施工单位提出受事件1和事件2影 响工期延长5天的索赔。   事件4:设备安装过程中,由于乙施工单位安装设备故障和调试设备损坏使S工作延长施工工期6 天,窝工24个工曰。增加安装、调试设备修理费1.6万元,并影响了甲施工单位后续工作的开工时间,造成甲施工单位窝工36个工日,机械闲置6个台班。为此,甲施工单位分别向业主和乙施工单位及时提出了费用和工期索赔。   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计算业主应补偿甲、乙施工单位的费用分别为多少元。可批准延长的工期分别为多少天?

业主应补偿甲施工单位的费用=[(50x80+10x500)x(1+10%)x(1+6%)+36x80x70% +6x500x80%] x (1+9.8%) =16371.18元   业主应补偿乙施工单位的费用=[2.5+0.5x(1+55%+45%)] x(1+9.8%)x10000=38430元   业主可批准甲施工单位的顺延工期=2+6=8天   业主可批准乙施工单位的顺延工期=2天

背景资料,某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以总承包模式承包了国家重点能源建设项目,合同约定的工程内容包括工程设计、土建及安装施工,由业主负责提供管道主材及其防腐保温后的半成品、站场进口特殊阀门、机组的采购,总承包单位负责采购其余机械设备和管件及其他材料。为了提高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的全过程控制,业主要求管道的防腐层流水作业和管件热煨弯头在制造厂完成并驻厂监造。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事件1:由于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漏定了两台风机和5km电缆、现场按图制作的非标设备尺寸误差过大与其他设备无法连接、地脚螺栓孔错误较多等,致使工期拖延。事件2:由于进口阀门不能及时到货安装,承包商项目部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自行购置了具有相同性能和参数的国产阀门并进行安装。监理工程师发现后下令停止该阀门安装工作。事件3:工程后期,为赶工,总承包商采用增加人力、机具、加班加点,并决定节假日干部义务劳动;采取管道系统压力试验和单机试运转同时进行;并缩短每台设备的单机试运转时间等措施,终于按期完成任务。

3.事件2中,总承包商是否可以自行采购背景所述的特殊阀门?若自行采购应履行哪些程序?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