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D试验主要用于
A:社区结核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或接触者的随访 B:监测接种后PPD试验阳转率,适用于儿童和易感高危对象 C:判断疗效 D:协助诊断 E:确定诊断
PPD试验(+++)为
A:红斑直径20mm以上 B:红斑直径15mm以上 C:硬结直径20mm以上 D:硬结直径10~20mm以上 E:红斑直径20mm以上伴水疱及局部坏死
患者,男性,29岁。近2个月来低热,乏力,盗汗,消瘦,食欲缺乏,偶有咳痰而就诊。经问诊和查体后,医生考虑患者可能的诊断是"肺结核",医嘱行PPD试验。
护士为患者行PPD试验后检查皮试部位的情况,如果结果阳性,判定标准为皮肤硬结直径达
A:≤4mm B:5~9mm C:10~19mm D:≥20mm E:≥20mm伴水疱
某男性患者,50岁,糖尿病6年,发热3天,咳痰少量带血丝,肺部未闻及啰音,胸片右肺上野及中野密度较淡浸润影,似有透光区,PPD试验(++),血WBC,9.2×10
/L。
关于PPD试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强弱和结核病情呈正相关 B:结核病灶吸收则反应增强 C:阳性反应可确诊肺结核 D:PPD易产生非特异性反应 E:是结核菌菌体蛋白引起的超敏反应
患儿男,2岁,因低热3周伴盗汗、乏力来诊。其祖母最近发现患肺结核。查体:消瘦,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卡疤(+)。门诊做结核菌素(PPD)试验。
嘱患儿来医院观测PPD试验结果的时间是
A:12~24小时 B:24~48小时 C:48~72小时 D:72~84小时 E:84~96小时
患儿男,2岁,因低热3周伴盗汗、乏力来诊。其祖母最近发现患肺结核。查体:消瘦,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卡疤(+)。门诊做结核菌素(PPD)试验。
PPD试验示硬结直径25mm,正确的判断是
A:(-) B:(+) C:(++) D:(+++) E:(++++)
PPD试验(+++)为()
A:硬结直径20mm以上 B:红斑直径20mm以上 C:硬结直径10~20mm以上 D:红斑直径15mm以上 E:红斑直径20mm以上伴水疱及局部坏死
患者, 男性, 31 岁, 出现午后低热、 乏力、 食欲缺乏、消瘦、 盗汗 2 个月余。 近 1 周又
出现高热、 咳嗽、 咳痰, 痰中带血。 入院后查体: 患者咳嗽时在肩胛间区及锁骨上下部位可闻
及湿啰音, 初步诊断为肺结核收住入院。 医嘱行 PPD 试验。
PPD 试验结果阳性的判定标准为皮肤硬结直径达
A:≤4mm B:4~9mm C:10~19mm D:≥20mm E:≥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