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4岁,因“后颅窝占位”行肿瘤切除术。术终,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自主呼吸,吞咽反射恢复。于深麻醉下拔管送术后恢复室,观察1 h后,意识未恢复,呼吸频率减慢,且幅度减弱,PETCO2 70 mmHg。

患者呼吸抑制最可能原因为(提示已排除麻醉药物的残留作用。)

A:颅内出血 B:低CO血症 C:高CO血症 D:低钾血症 E:酸中毒 F:低血糖

患者女,30岁,孕37周,妊高症,腹痛加剧,先兆子痫急诊入院,经紧急术前准备后送手术室行剖宫产手术,在麻醉医师准备行硬膜外麻醉时,患者突然出现抽搐,麻醉医师立即硫酸镁静脉注射,很快患者的抽搐症状得到控制,但患者的呼吸频率由原来的20次/分减慢到12次/分。

提示:经治疗后,患者的呼吸频率恢复正常,但宫缩监测仪显示患者子宫收缩明显减慢,患者自诉腹痛减轻。提问:硫酸镁除呼吸抑制作用外,妊高症患者硫酸镁静脉注射后的其他作用正确的是:

A:降低血管张力 B:新生儿呼吸兴奋和反射亢进 C:减轻血管痉挛,改善脑肾缺氧 D:使体内儿茶酚胺消耗或释放受阻 E:抑制神经肌肉活动,防止抽搐 F:抑制子宫肌张力和收缩频率,引起宫缩乏力

患者病情危重处于濒死期,呼吸极不平稳,表现为呼吸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该患者的呼吸为

A:浮浅呼吸 B:潮氏呼吸 C:深大呼吸 D:呼气性呼吸困难 E:间断呼吸

患者男性,47岁。因误服大量巴比妥类药物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呼吸呈周期性变化: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转为浅慢,经过一段时间呼吸暂停,又重复上述变化,其形态如潮水起伏。

该患者的呼吸节律称为

A:陈-施呼吸 B:毕奥呼吸 C:浮浅性呼吸 D:鼾声呼吸 E:库斯莫呼吸

患者女性,30岁,极度消瘦,就诊时昏迷,查体发现呼吸高度抑制,针尖样缩瞳,四肢及臂部多处注射针痕,诊断为药物过量中毒。

为解救该病人的呼吸抑制,宜选用

A:阿托品 B:尼可刹米 C:哌替啶 D:苯巴比妥 E:纳洛酮

某女性患者,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A:一般不需要任何特殊处理 B:注意保暖 C:多饮水 D:发热,全身酸痛者可用解热止痛药 E:常规使用抗生素

移植患者接受了同种异体的血液后可以产生不同的免疫反应。包括免疫排斥、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所产生的免疫反应类型可能与移植物的类别、疾病的种类以及免疫系统的状态关系密切,具体机制不明。

患者免疫系统存在严重缺陷或严重抑制时输血可导致

A:免疫耐受 B:免疫排斥 C:免疫抑制 D:免疫调节 E: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某女性患者,36岁,溺水后出现呼吸困难来院。查体:神志清,急性病容,呼吸急促,呼吸42次/分,心率120次/分,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广泛干湿性啰音。

如患者应用呼吸机,其最佳通气模式是

A:呼气末正压通气 B:压力支持通气 C:间歇指令通气 D:控制通气 E: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