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隧道连夜赶工,通风系统的巷道未打通,瓦斯监控系统的传感器损坏,没有信号。某日,由于地面冲击,某工人在未断电的情况下检修照明保护装置,发生瓦斯爆炸。经查,发生事故时,值班负责人未在岗,工人未佩戴自救器和瓦斯检测仪。事故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伤,经济损失1 000多万元

造成事故的技术方面原因主要有( )。

A:通风系统的巷道未打通 B:未断电的情况下检修照明保护装置 C:瓦斯浓度超标,未进行检测 D:工人马虎大意

C建筑工程公司原有从业人员650人,为减员增效,2009年3月将从业人员裁减到350人,质量部、安全部合并为质安部,原安全部的8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转入下属二级单位,原安全部的职责转入质安部,具体工作由2人承担。2010年5月,C公司获得某住宅楼工程的承建合同,中标后转包给长期__的包工头甲某,从中收取管理费。2010年11月5日,甲找C公司负责人借用起重机,吊运1台800kN·m的塔式起重机组件,并借用了有A类汽车驾驶执照的员工乙和丙,2010年11月6日中午,乙把额定起重量8t的汽车式起重机开到工地,丙用汽车将塔式起重机塔身组件运至工地,乙驾驶汽车式起重机开始作业,C公司机电队和运输队7名员工开始组装塔身。当日18时,因起重机油料用完且天黑无照明,丙要求下班,甲不同意。甲找来汽油后,继续组装。20时,发现塔式起重机的塔身首尾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随后,甲找来3名临时工,用钢绳绑定、人拉钢绳的方法扭转塔身,转动中塔身倾斜倒向地面,作业人员躲避不及,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事故告诫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和现场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施工方案的管理,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及员工培训,加强应急管理措施。

该起事故等级为( )。

A:轻微事故 B:一般事故 C:较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

某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该矿经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事故地点位于水平某采区左翼已贯通等移交的准备采煤工作面。事故调查组确认这是一起特大瓦斯爆炸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两掘进工作面贯通后,回风上山通风设范不可靠,严重露风,导致工作面处于微风状态,造成瓦斯积聚;作业人员违章使用发爆器打火引起瓦斯爆炸。根据以上场景。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特别重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严重事故

2016年11月1日凌晨5时10分左右,某省E煤矿皮带暗井第二部带式输送机机头以下200m左右处,因输送带摩擦起火,造成14人死亡、1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经调查,事故原因如下:(1)输送带摩擦造成高温引燃附近可燃物,是事故的直接原因。(2)管理不严,致使皮带暗井第二部输送带局部地段存在余煤余碴等可燃物;职工违反劳动纪律,提前出班,是事故的主要原因。(3)井下使用非阻燃输送带,输送带消防设施不齐全,三水平材料库跨通皮带暗井,跨通区用可燃性材料支护且封闭不严,是造成事故扩大的重要原因。(4)井下压风自救系统不完善,没有自救器,是造成事故伤亡扩大的又一原因。

根据背景材料,请列举至少3项井下压风自救系统的组成部分。

2016年11月1日凌晨5时10分左右,某省E煤矿皮带暗井第二部带式输送机机头以下200m左右处,因输送带摩擦起火,造成14人死亡、1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经调查,事故原因如下:(1)输送带摩擦造成高温引燃附近可燃物,是事故的直接原因。(2)管理不严,致使皮带暗井第二部输送带局部地段存在余煤余碴等可燃物;职工违反劳动纪律,提前出班,是事故的主要原因。(3)井下使用非阻燃输送带,输送带消防设施不齐全,三水平材料库跨通皮带暗井,跨通区用可燃性材料支护且封闭不严,是造成事故扩大的重要原因。(4)井下压风自救系统不完善,没有自救器,是造成事故伤亡扩大的又一原因。

巷道带式输送机运输事故有哪些?

矿井发生意外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下列不属于正确自救方法的是( )

A: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B:熟悉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C: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 D:遇到灾变事故时,应在第一时间快速奔跑,逃离矿井

2017年7月,A煤矿某掘进队负责施工北二采区东一段六层带式输送机上山。25日零点班,工人进入工作面后,安全员张某首先用撬棍进行敲帮问顶,找净浮石确认无误后,开始加固耙斗机至工作面段的支护。在开始打眼前,班长李某及另一名工人又再次进行了敲帮问顶,也没发现异常情况。于是班长李某将工人分成两组用风钻进行打眼。他与陈某负责打右帮炮眼,李某操纵风钻,陈某在领钎打底眼时,工作面突然迎头掉下一块长3.0 m、宽2.5 m、厚0.6 m的大岩石,片下后裂成三块,陈某躲闪不及,其中一块打在其头部位置,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一、事故原因 (1)虽然在接班前和打眼前进行了敲帮问顶,并且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但对施工16°上山有片帮伤人的可能性缺乏认识,尤其施工的是倾斜穿层巷道,围岩的节理、层理都比较发育,并伴有小的地质构造,岩体整体性差,且含水,在采取超前防范措施上不及时,不到位,存在漏洞。这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2)虽然进行了多次敲帮问顶,但由于工人技术素质低,经验不足,缺乏预见性。这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3)把钎位置距离岩帮较近,经验不足,防范心理差。 二、防范措施 (1)认真落实顶板管理的各项规定,根据现场不同条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到超前防范。 (2)打眼过程中要有专人监护顶板,严禁空顶作业。 (3)进一步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事故上报内容包括(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B: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及事故的简要经过 C:事故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D:已采取的措施 E:事故调查情况

某煤矿生产任务繁重,产量超过核准指标。构成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的巷道尚未贯通。虽然矿井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但瓦斯传感器存在故障,信号传输不畅。 某月某日,228工作面发生了冲击地压,工人在未断电情况下检修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时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2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968.23万元。经查,事故发生时找不到生产值班负责人,死亡和受伤人员未佩戴自救器和瓦斯检测仪。致使事故损失严重。

分析与本次事故有关的安全技术问题。

200X年X月X日,某镇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9人。 该煤矿上一年产量3万吨,税利60万元,企业上一年平均职工人数是105人,工作日数是 300天。这次事故因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是640万元,善后处理费用是130万元,财产损失 价值达280万元,停产、减产损失价值20万元,资源损失价值30万元。

该事故类型属于( )。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一般事故 D:重伤事故

200X年X月X日,某镇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9人。 该煤矿上一年产量3万吨,税利60万元,企业上一年平均职工人数是105人,工作日数是 300天。这次事故因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是640万元,善后处理费用是130万元,财产损失 价值达280万元,停产、减产损失价值20万元,资源损失价值34万元。

该事故属于( )。

A:电力安全事故 B:矿业安全事故 C:建筑安全事故 D:工业安全事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