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实际采购成本等于()之和。
A:材料买价、流通费用、供销部门手续费、采购保管费 B:材料买价、流通费用、运杂费、采购保管费 C:材料单价、包装费、运输费用、采购费用、保管费 D: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杂费、采购保管费
材料的采购成本不包括( )。
A:材料的买价 B:材料的运杂费 C:材料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D: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采购合同分建筑材料采购合同和( )。
A:安装材料采购 B:暖通材料采购 C:设备采购 D:其他采购合同
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本月购进甲材料100吨,货款为13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2.1万元;同时取得运输业增值税 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输费用1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1万元,发生的保险费为5万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3.5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 经查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A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材料。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企业购入甲材料的账务处理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原材料成本为148.5万元 B:购入原材料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3.2万元 C:购入原材料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2.1万元 D:原材料成本为149.6万元
北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生产中所需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法核算。2017年4月1日,原材料结存2000千克,计划成本为每千克 5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借方余额1000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北方公司2017年4月份发生的有关原材料业务如下:
(1)4月12日,北方公司持银行汇票600000元购入原材料10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480000元,增值税税额81600元, 对方代垫包装费和运输费8400元(不考虑增值税),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0千克,经查明为途中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 银行。
(2)4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5000千克,用于生产A产品;车间管理部门领用500千克。
(3)4月30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310000元。
关于4月12日购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记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额是500000元 B:记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额是497500元 C: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金额是8400元 D: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金额是-9100元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该企业12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5月,购入A材料5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300000元,增值税税额51000元,购入该种材料发生保险费1000元,发生运输费4000元(不考虑增值税),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均已通过银行付清。
(2)15日,委托外单位加工B材料(属于应税消费品),发出B材料成本10000元,支付加工费50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 850元,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1500元,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款项均已支付,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3)31日,生产领用A材料一批,该批材料成本15000元。
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外购原材料实际成本的是()。 查看材料
A: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耗 B: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 C: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 D: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法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10元。该企业2017年6月初有关核算资料如下:
“原材料”账户月初借方余额2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贷方余额700元,“材料采购”账户月初借方余额40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月初贷方余额为600元(假设上述账户核算的内容均为甲材料)。2017年6月份发生如下业务:
(1)6月5日,企业上月已付款的购入甲材料4040千克如数收到,已验收入库,即期初材料采购全部入库。
(2)6月20日,从外地A公司购入甲材料8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材料价款为80000元,增值税额13600元;运费1000元(不含税,按照11%计算增值税),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各种款项,材料尚未到达。
(3)6月25日,从A公司购入的甲材料运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40千克,经查明为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4)6月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共发出甲材料7000千克,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5)假设甲材料本期末的可变现净值为72000元。
根据资料(1)和(2),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6月5日 借:原材料 40400 贷:材料采购 40000 材料成本差异 400 B:6月5日 借:材料采购 40400 贷 :原材料 40000 材料成本差异 400 C:6月20日 借:材料采购 810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710 贷:银行存款 94710 D:6月20日 借:材料采购 8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00 贷:银行存款 94600
某制造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只生产 Q 产品,采用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月末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2017 年 12 月初,Q 产品期初无在产品。12 月企业发生的与 Q 产品生产相关的的业务资料如下:
(1)采购一批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 100000 元,增值税额 17000 元,另支付运费 6000 元及增值税 660 元,与材料相关的保险费 4000 元及增值税 240 元。款项均已付款, 材料验收后全部用于 Q 产品生产,原材料随生产进度陆续投入。
(2)本月发生职工薪酬 107000 元,其中生产工人薪酬 70000 元,车间管理人员薪酬 10000 元, 行政管理部门人员薪酬 15000 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薪酬 12000 元。
(3)本月计提折旧费 250000 元,其中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 160000 元,专设销售机构固定资产折旧费 50000 元,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费 40000 元,另以银行存款支付车间保险费 10000 元。
(4)月末,Q 产品完工 400 件,在产品 200 件,在产品完工程度平均按 50%计算。
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采购材料用于 Q 产品生产相关科目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
A:借记“应交税费”科目 17900 元 B:借记“生产成本”科目 106000 元 C: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4000 元 D:借记“原材料”科目 106000 元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存货按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2018年12月初“应收账款”科目借方余额800000元,(各明细科目无贷方余额),“应收票据”科目借方余额3000000元,“坏账准备——应收账款”科目贷方余额80000元。
2018年12月甲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10日,采用委托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发出的上面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5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0000元,用银行存款为乙公司垫付运费40000元,增值税4000元,上述全部款项至月末尚未收到。
(2)18日,购入一批原材料,取得并经税务机关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6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41600元,材料验收入库,甲公司背书转让面值3000000元,不带息银行承兑汇票结算购料款,不足部分以银行存款补付。
(3)25日,因丙公司破产,应收丙公司账款400000元不能收回,经批准确认为坏账并予以核销。
(4)31日,经评估计算,甲公司“坏账准备——应收账款”科目应保持的贷方余额为102400元。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资料2,下列各项中,甲公司采购材料相关会计科目处理正确的是( )
A:贷记银行存款1600元 B:贷记应收票据300000元 C:贷记应收票据301600元 D:借原材料26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