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理性止血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理性止血的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 B:生理性止血首先表现为受损血管局部及附件的小血管收缩,使局部血流减少 C:血小板减少,主要引起止血时间延长 D: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 E:血小板与止血栓的形成和血凝块出现有关
某小儿,9天,因体重下降就诊,医生检查后,诊断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体重下降常发生在
A:7天之内 B:10天之内 C:14天之内 D:20天之内 E:28天之内
某小儿,9天,因体重下降就诊,医生检查后,诊断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体重下降的范围一般为出生体重的
A:1~5% B:3~9% C:4~6% D:10~20% E:20~25%
儒家的理性是()。
A:思辨理性 B:实用理性 C:认知理性 D:实践理性
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包括:( )。
A: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特点 B:销售价格的合理性 C: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D:外部条件的适应性与匹配性 E:对于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规模的确定要与现装置有效结合和匹配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
A:占有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 B:大脑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C: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 D:感性认识丰富了,自然就变成了理性认识
在认识活动中,非理性因素
A:起激发和调控的作用 B:可以促使提出创造性设想 C:同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D:受理性因素的制约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错误的是()
A:50%至60%的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 B: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3周 C: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L) D: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12.9mg/L) E:血清胆红素早产儿<257μmol/L(15mg/L)
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 )。
A: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C: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识是相对的 D:理性认识是与经验无关的人的抽象思维的产物,感性认识是人的本能反应
下列关于理性认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理性认识是关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的反映 B: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推理和理论 C: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 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