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新合成的化学物质,拟应用于化妆品中,先需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提示:在该化学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其危险度评价的资料来制定其安全限值(卫生标准)。
如果用B1Vff)来替代NOAEL或LOA- C,错误的是
A:BMD是依据剂量一反应关系曲线的所有数据计算获得的,而不是依据一个点值,在可靠性与准确性上都大大提高了 B:用BMD计算是把试验组数、每组实验动物数以及终点指标观察值的离散度等均考虑在内了 C:不存在从实验动物资料外推到人的不确定性 D:未直接观察到NOAEL的试验结果,仍可通过计算求出BMD E:既可以通过计数资料,也可通过计量资料获得
有一种新合成的化学物质,拟应用于化妆品中,先需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提示:在该化学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其危险度评价的资料来制定其安全限值(卫生标准)。
如果对该化学物质进行危险度管理,不属于应该包括的内容是
A:制定该化学物质的卫生标准 B:对其使用进行环境检测 C:对接触人群进行观察监护 D:执行其相应的卫生标准 E:进行危险度评价
劳动者参与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的好处是()
A: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B:使企业劳动规章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C:在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减少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 D: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优化项目的运营效果,并为项目运营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依据,应选择参与方法在社会评价中的具体运用()。
A:参与式评价 B:参与式行动 C:参与式规划 D:参与式结果
《拿破仑法典》在世界司法制度史上值得大书一笔,它第一次把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奠定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法律基础。除总则外,共有3编2281条。第一编是人法,规定了民事权利主体:第二编是物法,规定了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方法。从内容和结构来看,法典的核心是财产关系,即所有制问题。恩格斯说,它把在消灭了封建__主义之后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译成了法律语言,他把这部法典称作“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以为这部法典虽然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但他并未直接参与法典的制定,原因是他正四处征战,无暇顾及,只是下令而已。这个误解同法国史书对拿破仑辉煌战绩的片面描述以及法国绘画、雕塑等艺术术作品对他赫赫战功的过度渲染有关。实际上,拿破仑不仅下令而且直接、积极参与了法典的制定。他于1799年发动“雾月__”成立执政府,翌年就成立了“民法起草委员会”,并亲自担任__.委员会按期完成民法草案,经大理院和上诉院研究修改后,提交参政院讨论修改。参政院围绕草案召开了102次讨论会,拿破仑参加了97次。法典最后经立法院一致通过,于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实施。最初定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
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但从1870年以后,习惯上一直沿用《法国民法典》的名称。这部法典之所以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是因为拿破仑的军队走到哪里,就把这部法典带到哪里,他通过法典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向全欧洲。拿破仑并非一介武夫,他深知,同欧洲封建同盟的殊死搏斗不仅要靠军事力量,更要靠资产阶级法律这无比锐利的武器。他为锻造了这样的武器而感到自豪。
有人认为拿破仑是个实用主义者,对理论一窍不通,因此《拿破仑法典》只是一种法律工具,根本没有理论价值.这种看法有失偏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早于法国,革命后又经历了长期的复辟和反复辟的较量,特别是1660年还发生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比英国晚100多年,但比英国更彻底,原因就在于其理论准备更充分,从文艺复兴运动到启蒙时期准备了数百年。启蒙运动的中心是在法国,因此法国资产阶级在理论上也就表现得更成熟,《拿破仑法典》就是明证。
人们会产生拿破仑并未参与《拿破仑法典》制定的误解,是因为( )。
A:他反对启蒙主义 B:感觉他当时戎马倥偬 C:他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 D:他将立法权完全交给了人民
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以下4题。为了解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动机,本研究设计了“如果你有过参与政策制定的想法或行为,其原因是什么”的问题。该问题为多项选择,备选答案为六项,依次为:“基于从众行为”、“出于个人兴趣”、“由于个人利益”、“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基于公民权利”、“出于公民责任心”。六项备选答案的排列顺序是基于其同政治制度的关系。在选项中,“出于公民责任心”和“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共有l974人次对参与政策制定的动机做出了回答,其中男性公民1169人次,女性公民805人次。统计结果见表。
表中数字显示()
A: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动机,是出于公心、出于有利于他人 B: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动机,是出于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C:从主流来说,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动机是可靠的 D:出于个人利益、个人兴趣、个人从众行为的选择占有不小的比例
本问卷设计了“在过去的两年中,您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次数是多少”的问题,旨在考察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频次,了解社会性别对参与次数的影响。该问题为单项选择问题,备选答案有六项:零次、1~2次、3次、4次、5次、6次以上。共有1383人进行了回答,其中,男性公民835人,女性公民548人。答案选择情况见表3。表3社会性别与公民参政策制定的次数
请根据表3回答134~135题。
对女性公民参与人数随着参与次数的增多所产生的递减速度较慢现象的原因,不能的解释是()。
A:女性公民独立的政策诉求更加明晰,实现自身政治价值的理念日益强化,分外珍惜与政策制定的机会 B:大多数女性公民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保护自己的权利,不轻易放弃表达政策诉求的努力 C:在参与人数递减时,使得递减现象也处于低组织化状态,容易形成较大规模的群体参与行为的递减现象 D:低组织化状态对女性公民参与人数的递减速度起到了一种缓冲作用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案例七:
元旦刚过,为做好 2009 年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A 市和平街道公园
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王大姐首先对上一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梳理了工作中
的长处和不足,结合本社区企业退休人员现状,开始着手制订全年工作计划。
在文体娱乐活动方面, 她计划全年安排 15 次活动, 其中, 为突出节日的喜庆气氛在
重阳节、元旦一春节等 3 个重大节日期间安排 10 次活动,并明确了文体娱乐活动
的内容和时间;其余 5 次为日常文体娱乐活动,主要采取由企退休人员自行组织开
展的形式完成。同时,考虑到近几年社区内企业退休人员中,患常见病、多发病的
人员日益增多,她还计划在社区内 4 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选择一家,为社区内所
有企业退休人员建立健康档案。由于当地还未开展免费体检服务,没有办法一次性
全面了解退休人员健康信息,她打算通过卫生部门收集健康信息。另外,她还对特
殊群体台帐的维护更新拟定了初步的工作计划,打算通过走访慰问和自管组织两种
渠道进行维护更新。
王大姐在制定完工作计划后,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她觉得非常满意。于是第二天
就向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进行了书面报告。
下列选项中,()是王大姐制定的年度计划中存在的问题。
A:不应由王大姐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B:文体娱乐活动计划未广泛征求退休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C:计划制订后,未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告 D:维护更新特殊群体台帐的渠道不合理
①注意力不集中是常有之事。如何提高注意力,尽可能长时间保持专注呢?
②耶鲁大学心理学系布朗教授研究发现,人类的注意力非常有限,因而大脑通常过滤掉我们看到的模糊而无关紧要的东西,留下清晰鲜艳的目标。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需要具备长时间注意细节的能力。
③布朗教授一直致力于通过为人们提供快速精准的反馈意见来提高他们的专注力,他的团队以往经常采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检验血液流进脑细胞的磁场变化实现脑功能成像,给出精确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神经元在大脑中的活跃与繁衍都依赖氧气,而氧气要借由神经细胞附近的微血管,通过红血球中的血红素运送。因此,当脑神经活化时,附近的血流会增加,补充消耗掉的氧气。由于带氧血红素与去氧血红素之间的磁导率不同,含氧血与缺氧血的变化使磁场产生扰动,从而能被检测出来。通过重复进行某种思考、动作或经历,可以用统计方法判断哪些脑区在这个过程中有信号的变化,从而找出是哪些脑区在执行这些思考、动作或经历。
④需要指出的是,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也有_________:因为数据分析可能长达数月之久,所以为病人提供反馈的时间较为漫长。对于专注行为这样短时间内极易变化的活动,作用可以说是_________的。而布朗教授这次利用的实时脑成像技术可以在1到2秒内对扫描大脑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几乎同步反应人脑的活跃状况,这样人们就可以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行为,达到时刻警惕的状态。
⑤为了测试注意力,布朗教授团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他们为参与者提供了一组由人脸和场景图合成的画面,人脸和场景分别做了50%程度的透明化处理。参与者需要在2分钟内持续观察不同人脸与场景的合成图,并辨认出其中的场景是室内还是室外——室内场景需要参与者作出回应,室外场景则不需要任何回应。这项任务要求参与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场景画面上。然而,实验中根本就没有室外场景的画面,参与者被不断地给出只有室内场景的画面,久而久之,注意力就会发生变化。
⑥那么,研究者是如何知晓参与者注意力的变化呢?通过对参与者的大脑进行实时脑成像扫描,以毫米为单位绘制出一系列的大脑图像,根据统计数据的模型,显示出参与者关注场景和人脸时大脑活动的区别。最关键的是,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向参与者提供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在正确的目标上。
⑦在实验中,参与者如何得到注意力变化的反馈呢?布朗教授团队采用的是“惩罚-奖赏”反馈机制。最开始,图像中场景和人脸各自占比50%,当观察到参与者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场景上时,研究者就启用“惩罚”机制,降低场景的占比,使之更难以辨认,迫使参与者集中注意力去辨认场景;相反,如果大脑的注意力集中在场景上,研究者就启用“奖赏”机制,让场景越来越清晰,用这种方式对他们进行反馈。
⑧在整个过程中,参与者注意力的变化呈现波动趋势。一开始他们可能会被人脸分散注意力,表现并不是很好,于是受到惩罚,场景的图片渐渐模糊,迫使他们越来越集中精力,场景随之慢慢变得清晰;意识到自己被“奖励”后,他们的注意力又会渐渐被人脸吸引。依此反复,他们的大脑在控制他们所能看到的画面。
⑨在反馈测试过程中,很多人被观察到注意力越来越集中,维持长时间注意力的能力也变得更强。有观点认为他们在测试中当然会表现更好,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参加测试。但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人的注意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在实验中,参与者不可能( )
A:在实验后半段得到的奖励更多 B:脑区的磁场变化产生较大波动 C:看到人脸占比达到60%的图像 D:在图像中观察到河岸边的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