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回到中世纪”。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浪漫主义作家对zōng jiāo 信仰的坚守 B:表现了对中世纪时古典主义文学的向往 C:体现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D:意味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精神危机

经验描述阶段是从()到20世纪初。

A:19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初 D:19世纪中叶

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新、马地区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是()

A:《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B:《南洋商报》 C:《海峡时报》 D:《联合早报》

摄影是19世纪初,大约是()就出现科技新鲜事物,普遍认可的是,()末期。

A:10-20年代 B:15-25年代 C:19世纪3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主要标志是( )。

A:各国普遍发生反对殖民侵略与压迫的斗争 B:各国的__斗争阻止了帝国主义的瓜分企图 C:主要国家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出现资产阶级政党 D:各国的斗争此起彼伏、遥相呼应

19世纪末,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西方列强不断加剧对中国的侵略和争夺。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9世纪末,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是为了 ( )。

A:实现其“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 B:加入帝国主义侵华的行列中 C: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解决其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

19世纪末,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西方列强不断加剧对中国的侵略和争夺。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9世纪末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反映在中国问题上集中表现为双 方都把侵略魔爪伸向中国的 ( )。

A:台湾地区 B:长江流域 C:山东地区 D:香港地区

19世纪末,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西方列强不断加剧对中国的侵略和争夺。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华特征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 )。

A:勒索赔款,增辟商埠 B:进行资本输出和间接进行殖民统治 C:控制中国海关和内河航线 D: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