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急性心梗病人发病14小时后,进行LD同工酶检查
AMI时,LD最早出现变化的时间为
A:2~4小时 B:4~8小时 C:8~12小时 D:12~24小时 E:24小时以上
二十一岁男性,右手背刀砍伤3小时,查体:右手背尺侧有一约2cm长锐器伤口,深及皮下,右第4掌指关节不能伸直。
应尽量于伤后几小时内清创 ( )
A:6~8小时 B:12~14小时 C:12~24小时 D:24~36小时 E:36~48小时
男性,40岁,夜间睡眠中因室内着火大声呼救,被烧伤头,面,颈,背部及臀部,部分为深I2度烧伤,部分为I3度烧伤。
患者第2个24小时的输液总量是
A:第1个24小时计算胶,晶体总量的1/2(另加2000ml葡萄糖溶液) B:第1个24小时实际输入胶,晶体总量的1/2(另加2000ml葡萄糖溶液) C:第1个24小时计算胶,晶体总量的1/2,其中胶,晶体之比为1:1(另加2000ml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D:第1个24小时计算胶,晶体总量的1/2,其中胶,晶体之比为1:1(另加葡萄糖溶液2000ml) E:第一个24小时计算胶,晶体总量的1/2(另加3000ml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某男性患者,69岁。突发胸骨后剧烈疼痛,持续3小时,伴大汗,急诊入院。有吸烟、饮酒史。心电图见图25-11。 
1小时后,患者症状加重,心电图如图25-12所示,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B: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1房室传导阻滞 C: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D: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材料(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题目。
对某企业工时利用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是:
实行44小时(每周)工时制和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前,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85%,也就是说有15%的制度工时没有被利用。其中缺勤占去50%,停工占去40%,非生产性工时占去10%。
实行40小时(每周)工时制并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都有所下降,其中人均每周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分别为1.6小时和0.4小时。
实行44小时工时制时,该企业人均每周缺勤时间为:()
A:3.3小时 B:4小时 C:4.4小时 D:6.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