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广场防风雨棚的设置,正确的是()。
A:防风雨棚晴天可以完全封闭 B:防风雨棚四周开口部位要均匀布置 C:防风雨棚开口的面积不得小于室外开敞空间地面面积的20% D:防风雨棚开口高度不得小于1.0m E:防风雨、棚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60%设置
“(),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
A:风雨凄凄 B:风雨如晦 C:风雨潇潇 D:风雨昏暗
鼓楼、风雨亭、风雨桥是()族的主要标志。
陈先生在鼓励他孩子时说道:“不要害怕暂时的困难和挫折,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他孩子不服气的说:“您说的不对。我经历了那么多风雨,怎么就没见到彩虹呢?”
陈先生孩子的回答最适宜用来反驳以下哪项?
A:如果想见到彩虹,就必须经历风雨。 B:只要经历了风雨,就可以见到彩虹。 C: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D:即使经历了风雨,也可能见不到彩虹。 E:即使见到了彩虹,也不是因为经历了风雨。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人陶醉于春日的和风细雨,有人惊心于夏日的狂风暴雨,有人伤感于秋冬的凄风苦雨……风雨是大自然的抒情诗。其实,人生之旅并非一路阳光,也会有风雨相伴,所以才有了“风雨同舟”“风雨兼程”“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劝勉和激励……
你一定有“风雨”的难忘记忆,关于“风雨”,你一定也有所感悟,请自拟一个包含“风雨”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 60分)
作文等级 | 评分标准 |
一类卷 (60~54分) |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
二类卷 (53~48分) |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
三类卷 (47~36分) |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
四类卷 (35~18分) |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
五类卷 (17~0分) |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
加分 |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 2.构思独特。 3.语言优美。 4.富有个性。 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
扣分 | 1.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 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字不计),最多扣3分。 3.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4.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扣1~3分。 5.泄露考生真实身份,扣1~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陶醉于春日的和风细雨,有人惊心于夏日的狂风暴雨,有人伤感于秋冬的凄风苦雨……风雨是大自然的抒情诗。其实,人生之旅并非一路阳光,也会有风雨相伴,所以才有了“风雨同舟”“风雨兼程”“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劝勉和激励……
你一定有“风雨”的难忘记忆,关于“风雨”,你一定也有所感悟,请自拟一个包含“风雨”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见过大自然的风雨,经历过生活中的风雨。不同的风雨,增长不同的见识,给你不同的感情。风雨中有多少科学知识,风雨中有多少感人故事,风雨中有多少要说的话语……
请以“风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昔日稳定、文明、富足的香港因为愈演愈烈的所谓“占中”运动而变得 。 (2)季羡林先生 的近百年人生,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历程的真实写照。 (3)在 的漫漫长夜,鲁迅的杂文成为号召革命者向__势力抗击的檄文。
A:风风雨雨、风雨如磐、风雨飘摇 B:风雨飘摇、风雨如磐、风风雨雨 C:风雨飘摇、风风雨雨、风雨如磐 D:风风雨雨、风雨飘摇、风雨如磐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昔日稳定、文明、富足的香港因为愈演愈烈的所谓“占中”运动而变得 。 (2)在__ 的漫漫长夜,鲁迅的黎文成为号召革命者向__势力抗击的檄文。 (3)季菠林先生____的近百年人生,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历程的真实写照。
A:风风雨雨 风雨飘摇 风雨如磐 B:风雨飘摇 风雨如磐 风风雨雨 C:风雨如磐 风风雨雨 j雨飘摇 D:风风雨雨 风雨飘摇 风雨如磐
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卜算子・风雨送人来
游次公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
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
这是一首写男女相聚又相别的词。词中四次写到风雨,请问:
(1)主人公对“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中的“风雨”与“楼上多风雨”中的“风雨”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
答:
(2)词中四次写到“风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1)前者爱风雨而后者恨风雨。
(2)①以风雨为主线贯穿全诗,从风雨起笔,以风雨作结,首尾呼应,结构严谨;风雨起着联系人、事、情的作用;②主体的情与客体的风雨融溶谐和,意境浑然(结合情景交融做具体分析亦可);③运用反复的手法,有回环往复的音乐美。(每点两分,答对两点即可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