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来的传播过程中用隶书书写的《尚书》称为什么?()

A:古文尚书 B:今文尚书 C:秦文尚书 D:汉文尚书

汉朝时期的尚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A:29篇今文《尚书》和16篇古文《尚书》 B:29篇今文《尚书》和16篇古文《尚书》以及孔安国的序 C:29篇今文《尚书》和孔安国的序 D:16篇古文《尚书》和孔安国的序

汉成帝时设立的尚书台,其首领称()

A:尚书令 B:尚书左丞 C:尚书右丞 D:尚书仆射

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和“伪尚书”。

A:《今文尚书》 B:《尚书正义》 C:《古文尚书》 D:《古文今古文注疏》

尚书后来分为《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后来都失传了,现在流传下来的是《伪古文尚书》。

“孔安国序《尚书》曰”句的正确今译是

A:孔安国为《尚书》作序说 B:孔安国编缉《尚书》说 C:孔安国以《尚书》为序说 D:孔安国使《尚书》为序说 E:孔安国注释《尚书》说

现在我们知道的《尚书》、《论语》版本,都是汉初由博士默诵而成。右图是2008年清校友捐赠母校的战国竹简之一,而其中的《金滕》、 《顾命》等篇章和《尚书》的内容多有吻合,稍有差异。据此可推断 ①秦始皇焚书使儒家典籍传承有差异 ②秦汉兴替过程短,博士记忆误差小 ③国家统一是文化传承的唯一保障 ④从战国到汉代,文字形意变化较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明穆宗死后,谁假传遗诏“阁臣与司礼监同受顾命” ,与高拱同为顾命大臣?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