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针对外国人对京张铁路修建中的挖苦,他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这种思想表达了詹天佑的()

A:对外国的蔑视精神 B:民族自强精神 C:以中国为荣精神 D:追求自由平等精神

詹天佑()年回国后进入船政学堂学习

匍匐于华夏大地——詹天佑

张风奇

①说起詹天佑,自然就联想到令人穷尽视野的铁道线,在北京的青龙桥地段,钢铁的笔画,一撇一捺,眼前摇曳出“人”字形的意象,啊,大写的詹天佑是第一个把中国人写在山川大地上的人。

②当历史影像再次呈现1872年,年仅12岁的詹天佑以自己的聪慧考取了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父亲只能在写有“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志愿书上签字画押。从那时起詹天佑便背负起一个潜在的伟大使命,尽管风萧萧兮中平添了些许悲壮况味。他毅然决然地辞别父母,少小离家,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到美国就读,遂亲眼目睹了北美西欧科技的先进与发达,心中暗自许诺:“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于1877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有幸专攻铁路工程,并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据说当年的120名回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仅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一。应该说这是詹天佑的幸运,更是中国铁路的幸运。

③不幸的是,学成回国后的詹天佑满腔热忱,正想着把所学用于修筑铁路,而清政府洋务派官员却是一群洋奴,铁路建设一味依赖洋人,竟然废弃詹天佑的专长,愣是把一个铁路工程师,差遣到福建水师担任旗舰驾驶官。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当法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炮火,沉着机智地操作着战舰左来右往;避开敌方火力,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了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致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险些丧命。当年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也不免发出赞叹: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兵舰上的五个留学生,以詹天佑表现最为勇敢。詹天佑的这番从军参战的插曲与经历,一扫旧时书生的孱弱印象,令我等后辈刮目相看。

④接下来,詹天佑的际遇和作为应该是他人生的华彩了。1888年,被湮没了7年之久的詹天佑有机会到中国铁路公司履职,先是忍辱负重修建天津至唐山铁路,后又大胆采用“压气沉箱法”进行桥墩的施工,战胜英国、法国和日本的洋专家,破解诸多技术难题,成功建成滦河铁路大桥。再后来就是主持建成了著名的“京张铁路”。当时一些帝国主义分子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中国人想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50年。”詹天佑亲自带队,背着标杆、经纬仪,跋山涉水,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抛洒心血和汗水,使整个工程提前两年完成,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1/5。其间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为中国百年铁路史页留下了传神的点睛之笔。随后,詹天佑除接受了修建四条铁路的邀请外,还满怀热望策划修筑广州至汉口的粤汉铁路,以构想实现与京汉铁路连成一体,贯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可以说当时中国的每一条铁路,几乎都和詹天佑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或者说詹天佑本身就成为了铁路的象征。

⑤詹天佑犹如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铁路,钢铁的脊梁,连接起历史与未来,承载着光荣与梦想。

(选文有删改)

1.全文主要记叙了詹天佑三个时期的主要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2.联系全文说说第②段“从那时起詹天佑便背负起一个潜在的伟大使命”一句中“伟大使命”指的是什么?(2分)

3.第③段引用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的话以及第④段引用当时一些帝国主义分子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

4.选文讲究前后照应,请找出与第①段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3分)

5.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谈谈你对选文最后一段的理解。(4分)

1.(1)求学时期远赴美国刻苦学习立志用“科技”回报祖国;__(2)回国初期担任旗舰驾驶官机智歼敌勇敢力战;__(3)设计建造中国第一条铁路及多条铁路。

2.学习外国先进与发达科技报效祖国。

3.引用《字林西报》的话衬托詹天佑的机智勇敢;引用一些帝国主义分子的话反衬詹天佑设计修筑铁路技术的高超。

4.其间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为中国百年铁路史页留下了传神的点睛之笔。

5.内容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概括了詹天佑的伟大功绩;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深化文章的主旨。

詹天佑针对外国人对京张铁路修建中的挖苦,他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这种思想,表达了詹天佑的( )

A: 对外国的蔑视精神 B: 民族自强精神 C: 以中国为荣精神 D: 立志报国精神

30.【加试题】詹天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下列近代铁路中,詹天佑主持修建的是 ①关东铁路 ②京张铁路 ③唐胥铁路 ④川粤汉铁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开创中国近代陆上、海上、空中交通(国防)革命性变化的奠基者是

A:詹天佑、曾国藩、冯如 B:詹天佑、李鸿章、李善兰 C:詹天佑、曾国藩、李善兰 D:詹天佑、李鸿章、冯如

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过程中的突出贡献不包括

A:发明“詹天佑钩” B:发明蒸汽机车 C:创设“之”字型路线 D:发明双头列车

詹天佑的故居位于武昌区的抱冰堂。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