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留园中的假山为谁所筑()。
A:黄至筠 B:周秉忠 C:王献臣 D:刘恕
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留园主人刘恕请好友昆山王学浩绘()图(今藏上海博物馆),并自号为一十二峰啸客。
张关花是现役军人配偶,因参加社区文艺活动与李征结识,后与李征通奸。张美花欲达到与李征长期生活之目的,多次图谋杀死李征妻子王梦。某日,李征买来砒霜交给张美花,但张美花误以碱面为砒霜,投放在王梦的饭碗中,王梦吃后安然无事,后李征多次凶狠地打骂王梦,情节恶劣,致使王梦经常不敢回家,小孩无人照科。从2003年7月,王梦带小孩回娘家后,因害怕挨打一直没有回家。王梦父母向公安机关反映,要求处理李征虐待王梦的行为。从2004年1月起,张美花与李征秘密同居,后被邻居告发。
张美花与李征合谋毒死王梦,根据案情事实,李征属于()。
A:教唆犯 B:胁从犯 C:从犯 D:主犯
张关花是现役军人配偶,因参加社区文艺活动与李征结识,后与李征通奸。张美花欲达到与李征长期生活之目的,多次图谋杀死李征妻子王梦。某日,李征买来砒霜交给张美花,但张美花误以碱面为砒霜,投放在王梦的饭碗中,王梦吃后安然无事,后李征多次凶狠地打骂王梦,情节恶劣,致使王梦经常不敢回家,小孩无人照科。从2003年7月,王梦带小孩回娘家后,因害怕挨打一直没有回家。王梦父母向公安机关反映,要求处理李征虐待王梦的行为。从2004年1月起,张美花与李征秘密同居,后被邻居告发。
张美花误以碱面为砒霜,投放在王梦的饭碗,其行为属于()。
A:犯罪未遂 B:故意杀人罪 C:意外事件 D:不构成犯罪
张关花是现役军人配偶,因参加社区文艺活动与李征结识,后与李征通奸。张美花欲达到与李征长期生活之目的,多次图谋杀死李征妻子王梦。某日,李征买来砒霜交给张美花,但张美花误以碱面为砒霜,投放在王梦的饭碗中,王梦吃后安然无事,后李征多次凶狠地打骂王梦,情节恶劣,致使王梦经常不敢回家,小孩无人照科。从2003年7月,王梦带小孩回娘家后,因害怕挨打一直没有回家。王梦父母向公安机关反映,要求处理李征虐待王梦的行为。从2004年1月起,张美花与李征秘密同居,后被邻居告发。
李征多次凶狠地打骂王梦,情节恶劣,其行为已经构成虐待罪,对此()。
A:王梦告诉才处理 B:王梦不告诉也可以处理 C:王梦告诉也不处理 D:未经王梦委托,王梦父母告诉也可以处理
张关花是现役军人配偶,因参加社区文艺活动与李征结识,后与李征通奸。张美花欲达到与李征长期生活之目的,多次图谋杀死李征妻子王梦。某日,李征买来砒霜交给张美花,但张美花误以碱面为砒霜,投放在王梦的饭碗中,王梦吃后安然无事,后李征多次凶狠地打骂王梦,情节恶劣,致使王梦经常不敢回家,小孩无人照科。从2003年7月,王梦带小孩回娘家后,因害怕挨打一直没有回家。王梦父母向公安机关反映,要求处理李征虐待王梦的行为。从2004年1月起,张美花与李征秘密同居,后被邻居告发。
对邻居告发李征与张美花秘密同居的行为,法院应()。
A:如李征明知张美花是现役军人配偶而与之同居,则李征构成破坏军婚罪 B:如张美花明知李征有配偶而与之同居,则张美花构成重婚罪 C:王梦告诉才受理 D:王梦不告诉也可以受理
张关花是现役军人配偶,因参加社区文艺活动与李征结识,后与李征通奸。张美花欲达到与李征长期生活之目的,多次图谋杀死李征妻子王梦。某日,李征买来砒霜交给张美花,但张美花误以碱面为砒霜,投放在王梦的饭碗中,王梦吃后安然无事,后李征多次凶狠地打骂王梦,情节恶劣,致使王梦经常不敢回家,小孩无人照科。从2003年7月,王梦带小孩回娘家后,因害怕挨打一直没有回家。王梦父母向公安机关反映,要求处理李征虐待王梦的行为。从2004年1月起,张美花与李征秘密同居,后被邻居告发。
如果张美花与李征结婚,则法院应()。
A:如张美花明知李征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则张美花构成重婚罪 B:如张美花不知李征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则张美花不构成重婚罪 C:王梦告诉才处理 D:王梦不告诉也可以处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王恕,字宗贯,三原人。正统十三年进士,授大理左评事。迁扬州知府,发粟振饥不待报,作资政书院以课士。天顺四年,以治行最,超迁江西右布政使。成化元年,南阳、荆、襄流民啸聚为乱,擢恕右副都御史抚治之。与尚书白圭共平大盗刘通,复讨破其党石龙。严束所部毋滥杀,流民复业。迁兵部尚书。考选官属,严拒请托,同事者咸不悦。帝亦衔恕数直言,遂命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南畿。所部水灾,奏免秋粮六十余万石。周行振贷,全活二百余万口。二十年,复改恕南京兵部尚书。先后应诏陈言者二十一,建白者三十九,皆力阻权幸。天下倾心慕之,遇朝事有不可,必曰“王公胡不言也”?则又曰“公疏且至矣”。已,恕疏果至。时为谣曰:“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孝宗即位,为吏部尚书。陕西缺巡抚,恕推河南布政使萧祯。诏别推,恕执奏曰:“陛下不以臣不肖,任臣铨部,倘所举不效,臣罪也。今陛下安知祯不才而拒之?且陛下既以祯为不可用,是臣不可用也,愿乞骸骨。”帝乃卒用祯。邱浚入阁,与恕不相能。太医院判刘文泰者,故往来浚家以求迁官,为恕所沮,衔恕甚。恕里居日,尝属人作传,镂板以行。浚谓其沽直谤君,上闻罪且不小。文泰乃自为奏,讦恕传中自比伊、周,于奏疏留中者,概云不报,以彰先帝拒谏,无人臣礼。恕以奏出浚指,抗言:“文泰无赖小人,此必有老于文学多阴谋者主之。”帝下文泰锦衣狱,鞫之得实,囚请逮浚、恕对簿。帝心不悦恕,乃贬文泰御医,责恕沽名,焚所镂版,置浚不问。恕再疏请辨理,不从,遂力求去。听驰驿归,不赐敕,月廪、岁隶亦颇减。武宗嗣位,遣行人赍敕存问。恕陈国家大政数事,帝优诏报之。正德三年卒,年九十三。谥端毅。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邱浚入阁,与恕不相能 能:和睦。
B.恕里居日,尝属人作传 属:嘱托。
C.听驰驿归,不赐敕 听:听说。
D.遣行人赍敕存问 赍:携带。
1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王恕“端毅”(正直刚毅)的一组是(3分)
①考选官属,严拒请托 ②帝亦衔恕数直言
③皆力阻权幸 ④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
⑤传中自比伊、周 ⑥陈国家大政数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恕治盗不忘安民。王恕与尚书白圭共同平定南阳、荆、襄流民作乱时,严格约束所辖部下不得随
意杀人,流民得以恢复旧业。
B.王恕关心民生疾苦。巡抚南畿时,所辖地区遭受水灾,他奏请免除了秋粮六十余万石,并四处巡察
把粮食发放或借贷给灾民,保全存活了二百多万人。
C.王恕恪尽职守,直言敢谏。他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先后多次应诏陈说政事,提出建议。碰到朝廷上
议事有不同意见时,人们总是希望听到他说话,他也果然不负众望。
D.王恕为官坚持原则。他推荐河南布政使萧祯补陕西巡抚之缺,遭到皇上否决,他认为自己无知人之
明,不能胜任铨部之职,主动请求告老还乡。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迁扬州知府,发粟振饥不待报,作资政书院以课士。
(2)太医院判刘文泰者,故往来浚家以求迁官,为恕所沮,衔恕甚。
15.C
16.C
17.D
18.(1)(王恕)升任扬州知府,不等报批便发放粮食救济饥民,兴建了资政书院来督促读书人(或“考核读书人的学业”)。
(2)太医院判刘文泰,过去常进出邱浚家以求升官,被王恕阻止,他非常怨恨王恕。
【解析】
15.
试题分析:听:听凭,任凭。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 ⑤是刘文泰诬陷王恕沽名钓誉的话;⑥是表明王恕关心国事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7.
试题分析: “他认为自己无知人之明,不能胜任铨部之职,主动请求告老还乡”理解错误,他说自己“不可用”是反话,以辞职相抗只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
试题分析: 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1) 迁:升官。振:通“赈”,救济。课:督促,考核。
(2)故:过去,从前。为……所:表被动。衔:怀恨,怨恨。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王恕,字宗贯,是三原人。正统十三年考中进士,授官大理寺左评事。(王恕)升任扬州知府,不等报批便发放粮食救济饥民,兴建了资政书院来督促读书人。天顺四年,因为他治理地方成绩最好,破格晋升为江西布政使。成化元年,南阳、荆、襄流民结伙作乱,朝庭晋升王恕为右副都御史去安抚治理。王恕与尚书白圭共同平定了大盗刘通,又征讨攻破了他的同党石龙。王恕严格约束所辖部下不得随意杀人,让流民恢复旧业。升任兵部尚书。他考核选拔官员属下,严厉拒绝请托,共事的官员都不高兴。皇帝也怨恨王恕多次直言(进谏),于是任命王恕兼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南畿。王恕所管辖地区遭受水灾,他奏请免除了秋粮六十余万石。四处巡察把粮食发放或借贷给灾民,保全存活了二百多万人。成化二十年又改任王恕为南京兵部尚书。王恕先后应诏陈说政事二十一次,建议三十九次,都是极力阻止权贵幸臣。天下人都倾心仰慕他,碰到朝廷上议事有不同意见时,一定会说“王公为什么不说话呢”?接着又会有人说“王公的奏章就要到了”。话说完,王恕的奏章果然到了。当时流传民谣说:“南京十二部,只有一个王恕(敢说话)。”孝宗即位,王恕担任吏部尚书。陕西巡抚缺位,王恕推荐河南布政使萧祯。皇帝下诏另外推举,王恕拿着诏书说:“陛下不因为我没有才能,任命我掌管吏部。如果我推荐的人没有成绩,就是我的罪过。现在陛下怎么知道萧祯没有才能而拒绝任命他?况且陛下既然认为萧祯不可用,就等于是我不可用,希望允许我退休。”皇帝才最终任用了萧祯。邱浚进入内阁,同王恕不和。太医院判刘文泰,过去常进出邱浚家以求升官,被王恕阻止,他非常怨恨王恕。王恕居住乡里时,曾经嘱托人作传,刻板印行。邱浚说王恕沽取直名毁谤皇帝,如果皇帝知道后王恕的罪一定不会小。刘文泰于是自己写了奏章,攻击王恕在传记中把自己比作伊尹、周公,对于留在宫中的奏疏,一律说是皇帝不批复,用这种办法来公开显示先帝拒绝劝谏,没有做人臣的礼仪。王恕认为奏章出自邱浚的指使,反驳说:“刘文泰本是个无赖小人,这一定是有老于写作并多阴谋的人主使他这样作。”皇帝把刘文泰投入锦衣卫监狱,审讯他得到实情,于是请求逮捕邱浚、王恕对证。皇帝心里不喜欢王恕,于是贬刘文泰为御医,责备王恕沽名钓誉,焚毁王恕所刻印版,对邱浚不予追究。王恕第二次上疏请求分辨道理,皇帝没有听从,王恕于是竭力请求辞职。皇帝听任王恕乘驿车回乡,不赐于允许其退休的诏令,每月的廪食、每年的隶仆亦减少很多。武宗继位,派使者携敕令慰问。王恕陈述国家大政数件事,皇帝用优礼的诏书回复他。王恕于正德三年去世,享年九十三岁。谥号端毅。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 。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
(3)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况《荀子·劝学》)
(4)子曰:“其恕乎? 。 。”(《论语》)
(1)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析:
略
2008年11月15日,杭州地铁施工现场发生大面积塌陷事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专家意见多被领导意见替代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这说明了政府施政过程中( )的重要性。
A:民主决策 B: 民主选举 C:民主监督 D:民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