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0年前,流经渭南、宝鸡、杨凌、咸阳、西安5市(区)的渭河流域54个县区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要全部建成投运。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出台《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2008年~2012年)》(以下简称“规划”),国家和陕西将投资133亿元治理渭河,到2012年,基本消灭渭河干流黑臭现象,使流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打造生态型渭河,使渭河沿线成为三秦大地的绿色长廊。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生态系统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守()的规律,达到()和()同步发展。

自然界物质循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2005年9月,陕西省出现了持续9天的大范围阴雨天气,渭河下游、汉江干流出现了很大的洪水,回答下列问题。 泾河、渭河同是黄河的支流,但两者水质截然不同,这是由于().

A:渭河流经黄土高原,泾河流经渭河谷地 B:渭河位于秦岭以北,泾河位于秦岭以南 C:泾河流经黄土高原,渭河流经渭河谷地 D:泾河位于秦岭以北,渭河位于秦岭以南

黄河中游两大支流是( )

A:汾河、汉江 B:湟水、渭河 C:汾河、渭河 D:湟水、湘江

引汉济渭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5个大中城市的给水量。读图,回答30~32题。 30.引汉济渭工程穿过的山脉是

A:天山 B:昆仑山 C:秦岭 D:太行山 31.关于汉江和渭河的水文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江水量变化比渭河大 B.汉江径流量小,渭河径流量大 C.汉江无结冰期,渭河有结冰期 D.汉江的含沙量比渭河大 32.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影响有 ①促进渭河流域的经济发展 ②有效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 ③从根本上解决了渭河流域缺水的问题 ④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南有东西走向的秦岭横亘,北有六盘山屏障。渭河流域可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东为关中平原区(又称关原)区,东西长3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米,西窄东宽,号称“八百里秦川”。
泾河是渭河一级支流,即黄河二级支流。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故有“泾渭分明”之说,图8示意渭河平原及其附近区域。
(1)简析河流在甲、乙两地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8分)

(2)从地形、水文特征两方面简析渭河干流图示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的原因。(8分)

    (1)甲河流落差大,水流急,以侵蚀作用为主乙河流落差小水流平稳,形成冲积平原

   (2)该河段地处渭河平原,地势平坦,河流落差小那已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平原地区不具备修建水电站大坝的地形条件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

2005年9月24日至10月2日,渭河中下游一带上涨。10月4日,渭河华县水文站出现了每秒4820m3的洪峰,水位342.32m,超过警戒水位1.52m,是1981年以来的最大量级洪水。据此回答1-2题。1、渭河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千百年来,渭河河道一直低于沿岸地势,是中间低两边高的“凹”字形;如今渭河河道与沿岸相比,成了“凸”字形,中间高两边低。渭河河道由“凹”字形变为“凸”字形的原因是( )

A:渭河河水强烈的冲刷 B:渭河河水流速加快 C:三门峡大坝建成蓄水 D:流域水土保持较好2、有关渭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渭河水文特点是汛期长工 B.渭河发育在断层构造地带C.华山大断层在渭河的北部 D.渭河有秦岭的冰川融水补给

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是孕育渭河平原的主力。图1为渭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渭河流域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2:天水市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享有“羲皇故里”的殊荣。境内文化古迹甚多,曾经商贾云集。

(1)结合“渭河流域某地气候资料图”分析渭河水文特征。(4分)

(2)分析天水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6分)

(1)水位季节变化大(2分);河流有冰期(2分)

(2)位于渭河平原,地形平坦,便于城市建设(2分);位于河流沿岸,河流为城市供水和交通功能(2分);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2分);位于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交通便利(2分)。(三点即可)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