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沿岸的支流自上游向下游排列的是

A:湘江、赣江、汉江 B:嘉陵江、湘江、汉江 C:雅砻江、嘉陵江、岷江 D:汉江、赣江、乌江

下列四组河流中,流进黄土高原的是( )

A:湟水和汾河 B:汉江和渭河 C:渭河和汾河 D:洮河和汉江

据报道:汉江流域发生第三次“水华”现象,江面上有大量的白色漂浮物,类似于海面上的“赤潮”。取水样分析:绿藻含量比正常情况下高很多,含氧量明显偏低,浑浊度增加,造成汉江“水华”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水土流失 B:有毒废水大量排入汉江 C:汉江流域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农药 D: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汉江,使水体富营养化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汉江流域1956年兴建了杜家台分洪区,1958年又动工修建丹江口水利工程。

(1)汉江在历史上曾经是长江支流中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河流,试分析形成的原因。(8分)

(2)近几十年,汉江水患已基本解除,据图说出治理汉江的主要措施。(2分)

(1)汉江流域降雨集中,支流众多,水量大(2分);上游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中下游平原,水流缓,泥沙淤积,抬高河床,河道弯曲(2分),人工大堤束水(2分),汛期又受到长江洪水顶托(2分),洪水宣泄不畅,经常决堤成灾(短时间汇水量大、水位高、水流不畅)

(2)措施:干流上兴建了丹江口水利枢纽,支流建设了大量水库与杜家台分洪区的相配合,基本解除了汉江下游的洪水威胁(2分)

长江干流由西到东依次经过的支流是( )

A:金沙江、雅砻江、嘉陵江、岷江 B:嘉陵江、乌江、汉江、赣江 C:乌江、汉江、湘江、赣江 D: 岷江、乌江、嘉陵江、汉江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1)秦岭是汉江北部支流的发源地,分析其对汉江北部支流水文特征的影响。(4分)

(2)简析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有利影响。(4分)

(1)秦岭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1分)

秦岭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1分)

秦岭阻挡冬季风南下,河流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1分)

秦岭南坡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1分) (只答出影响或水文特征得一半分)
(2)增大水库库容量,保障南水北调水量的稳定;(2分)

增加落差,自流调水,减少能源消耗。(2分)

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其右侧是长江四条主要支流年内水量分配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图中①②③④与下面选项排列顺序一致的是

A:乌江、汉江、湘江、嘉陵江 B:湘江、乌江、嘉陵江、汉江 C:汉江、湘江、嘉陵江、乌江 D:嘉陵江、湘江、乌江、汉江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流域水系图

材料二:汉江流域海拔以及汉江、湘江过程流量示意图

材料三:1956年兴建了杜家台分洪区,1958年修建了丹江口水利工程。

(1)汉江是长江最长支流,且流域面积比湘江大,但径流总量却比湘江小。据图及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汉江在历史上曾经是长江支流中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河流,近几十年,汉江水患已基本解除,据图说出治理汉江的主要措施。

(3)试分析导致洞庭湖7—9月面积变化的自然原因。

(1)湘江纬度比汉江低;雨季长(或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河水补给量大。

(2)措施:干流上兴建了丹江口水利枢纽;支流上建设了大量水库;修建了杜家台分洪区,基本解除了汉江下游的洪水威胁。

(3)降水减少;气温高,蒸发量大;干、支流入湖水量少。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