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的主要主张
下列李大钊的文章是《()》、《()》。
什么是新文学;新旧思潮之激战
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的()
A:李大钊 B:章太炎 C:王国维 D:李大钊
概述五四时期李大钊的报刊活动。
简述李大钊的报刊活动经过及其贡献。
“问题与主义”争论的双方主要人物是()
A:陈独秀与胡适 B:李大钊与张东荪 C:李大钊与梁启超 D:李大钊与胡适
试述李大钊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C: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 D: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李大钊之死
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出生于渤海之滨的河北省乐亭县胡家坨乡大黑坨村。1907年,李大钊到天津考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从天津法政学校毕业后,李大钊“仍感学识之不足,乃承友朋之助,赴日本东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回国后,1918年1月经章士钊向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推荐,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生活才安定下来。
留学三年,李大钊痛感国家危亡,开始寻求救国之道。1918年冬,他参与主编《新青年》,还与陈独秀等人一起创办了《每周评论》,广泛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年7月,李大钊撰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激情澎湃的呐喊,影响了一大批时代青年。其中有一位来自湖南韶山的青年,作为北大图书馆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他经常向图书馆主任李大钊请教,深受其影响,他就是青年__。
1920年5月,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筹备建党时,考虑到党的名称,是叫社会党还是叫__,一时拿不定主意,遂写信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明确地回答:叫__。
中共一大后,在北京成立了党的北京地方委员会,后又成立了中共北方区委,都是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1922年8月,李大钊参加了中__在杭州西湖召开的特别会议,研究国共两党合作问题。李大钊赞同共产国际的指示,主张__员参加到国民党中去,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经过频繁接触,李大钊与孙中山建立了亲密友谊。
孙中山亲自主盟,介绍李大钊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委托李大钊与廖仲恺、鲍罗廷一起负责国民党改组工作。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指定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汪精卫、林森、谢持和李大钊5人组成__团,轮流担任大会__。回到北京后,李大钊很快就帮助建立起了国民党北京市党部、天津市党部和直隶省党部,推动了国共合作在北方的发展。
“三•一八”惨案后,北京一片白色__。1926年3月底,李大钊等人接受了苏联同志的建议,将国共两党在北京的领导机关迁入位于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西院的旧俄国兵营内。李大钊独自承担着领导北方地区国共两党进行革命斗争的重任。
1927年4月6日清晨,军警们强行逮捕了李大钊、路友于、谭祖尧等30余人,还抓走了赵纫兰和李大钊的两个女儿。
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在狱中共22天。敌人对他进行了多次审讯。为了逼迫李大钊招供,敌人对他施用了多种酷刑,电椅、老虎凳、用竹签插手指……最后竟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李大钊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为了保护同时被捕的其他同志,李大钊还用血迹斑斑的双手写下《狱中自述》,表示自己“负其全责”,要敌人“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李大钊在《自述》中自豪地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
敌人转而采用软化引诱的办法。张作霖的参谋长杨宇霆亲自出马,他以同乡的身份劝降李大钊,许以高官厚禄:“李先生,只要你肯为张大帅、吴大帅效劳,保你官职在我之上。”
李大钊轻蔑地回答:“张作霖是狰狞之子,吴佩孚是狼狈之儿,我岂能为他们效劳。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糙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
李大钊就义前留下的遗照,目光和悦,泰然自若,宛如平日。李大钊第一个从容走上绞刑架,凶残卑鄙的敌人为了折磨李大钊,竟绞了他三次,历时28分钟。李大钊牺牲时年仅39岁。
10、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李大钊为广泛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独自主编了《新青年》和《每周评论》。
B.李大钊撰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他的思想影响了一大批时代青年。
C.李大钊赞同共产国际的指示,主张__员参加到国民党中去,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D.为了保护同时被捕的其他同志,李大钊写下《狱中自述》,表示自己“负其全责”,要敌人“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
E.李大钊很早就在朋友的帮助下出国留学,其目的是寻找救国的道路。因此,留学三年后,其“开始寻求救国之道”。
11、李大钊被称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中国__的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请结合全文概括李大钊的事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李大钊是如何面对敌人威逼利诱的?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李大钊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他那句“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的名言,你是如何理解他的这句话的?(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A E
11、①参与主编《新青年》,还与陈独秀等人一起创办《每周评论》,广泛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②撰写《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③确定__名字;④领导成立了党的北京地方委员会,后又成立了中共北方区委;⑤主张__员参加到国民党中去,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12、①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他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为了保护同时被铺的其他同志,他舍己为人;②面对软化引诱的办法,他怒斥反动军阀的无耻行径,宁死也要保全气节。表现了他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
13、示例:①人应该有理想,并为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②理想有大小之分,那种先人后己,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理想是崇高的,值得我们去追求。(必须展开讨论)
民国五年,李大钊在《民彝》创刊号上说:“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__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__活则自由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李大钊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 B:李大钊主张君主立宪 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D:五四运动正如火如荼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