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所正在对本地区工资差别问题进行研究,研究中发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本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少,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导致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平均工资差别越来越大。第二,随着本地区的经济高速高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高技能型蓝领工人的工资水平明显地超过普通体力工人。第三,本地区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开始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取代人工操作,结果导致这些企业的工资水平明显超过依然采用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的同行。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导致第三种情况中的工资差别的原因在于( )。
A:技术经济特点不同 B:地理位置不同 C:工会化程度不同 D:劳动力供求状况不同
某研究机构对于本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本地区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也比较大;第二,本地区男性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之间的交叉工资弹性较高,而且为负值;第三,本地区目前处于一种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但是未来几年中,几家新建的企业将投产,而本地区的劳动力供给却不会出现大的变化;第四,某特殊行业的生产规模及所使用的技术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由于该行业过去的工资水平一直很高,本地的年轻人在上大学时纷纷报考与该行业有关的专业,今后几年,预计这些人大学毕业后,绝大部分会回到本地就业。
根据第三种情况,该地区在未来几年中将会出现( )。
A:工资率和就业人数同时上升的情况 B:工资率上涨而就业人数不变的情况 C:工资率不变而就业人数上升的情况 D:劳动力市场无法实现均衡的情况
某企业为了扩大某产品的生产,拟建设新厂。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0.75,销路差的概率为0.25。有三种方案可供企业选择:方案1:新建大厂,需投资280万元。据初步估计,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10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亏损20万元。服务期为10年。方案2:新建小厂,需投资150万元。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45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仍可获利25万元。服务期为10年。方案3:先建小厂,3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建,需追加投资220万元,服务期为7年,估计每年获利97万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三种方案中,该企业应选择( )。
A:方案1 B:方案2 C:方案3 D:都可以
购置新车,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第一种车寿命周期费用为98万元,系统效率为77万吨千米/车年;第二种车寿命周期费用为67万元,系统效率为56万吨千米/车年;第三种车寿命周期费用为78万元,系统效率为59万吨千米/车年,选择()方案比较好。
A:第一种 B:第三种 C:第二种 D:都不好
针对“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谬论,瞿秋白写了()。
A:《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 B:《论“第三种人”》 C:《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予以批驳
第三种变量
第三种检查器()车轮。
A:只能测量磨耗型 B:只能测量圆锥型 C:两种都能测量
最近一段时间,北京某软件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罗明感到压力很大,特别是一些业务骨干提出辞职,影响了公司正常业务。公司总裁约谈了罗明,要求尽快找出员工辞职的真实原因,并提出解决政策。罗明带领人力资源部经过一个月紧张工作,基本搞清楚了问题的原因,具体原因:
第一,有些新招来的年轻员工由于入职前对公司和工作了解不够,进来之后发现工作内容与想像不太一样,再尝试工作一段时间后仍然无法适应,因而选择离职。
第二,有部分员工离职是因为与直接上级关系比较紧张,对上级的工作方式不认同,工作中无法与上级进行有效沟通。
第三,有一批员工离职则是因为北京房价过高,员工感觉在北京买房难度太大,将来抚养孩子的压力也大,因而选择到软件开发就业机会较多的二线城市定居。
第四,有些员工流动则是因为有规模更大的企业来挖他们,这些企业支付的工资相对于本公司更高。
关于第三种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造成企业员工流动的一些原因不在企业的可控范围之内 B:经济周期对劳动力流动也会产生影响 C: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劳动力流动也会产生影响 D: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可能会导致员工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