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2012年10月初的资产总额为1560000元,负债总额为936000元。10月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有: (1)采购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买价为203295元,增值税为34560元,运杂费为6145元(不考虑抵扣增值税),材料已验收入库,价税款及运杂费以银行存款支付134000元,其余暂欠。 (2)销售产品一批,价款(不含税)为500000元,其成本为325000元,产品已发出,价税款已收妥。 (3)公司以本公司生产的一批产品对另一公司投资,该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65000元,售价和计税价格均为100000元,双方协议按该批产品的售价作价(假定该协议价是公允的)。不考虑其他因素。
上述交易或事项引起资产负债表要素月末比月初的变化有( )。
A:资产增加387440元 B:负债增加177440元 C:资产增加175000元 D:负债增加210000元
根据所给图表、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某市2010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4.3亿元,比上年下降1.6%。粮食播种面积22.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万公顷;粮食产量115.7万吨,比上年下降7.3%。 全市农业观光园1303个,比上年增加9个;观光园总收入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7979户,比上年减少726户;民俗旅游总收入7.3亿元,增长20.7%。种业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设施农业总面积18323公顷,比上年下降2.3%;实现收入40.7亿元,增长20.1%。 
该市种业收入增长速度( )。
A:高于观光园总收入增长速度 B:高于设施农业收入增长速度 C:低于民俗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 D:低于设施农业占地面积增长速度
根据所给图表、文字资料回答问题。某市2010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4.3亿元,比上年下降1.6%。粮食播种面积22.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万公顷;粮食产量115.7万吨,比上年下降7.3%。全市农业观光园1303个,比上年增加9个;观光园总收入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7979户,比上年减少726户;民俗旅游总收入7.3亿元,增长20.7%。种业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设施农业总面积18323公顷,比上年下降2.3%;实现收入40.7亿元,增长20.1%。 
该市种业收入增长速度( )。
A:高于观光园总收入增长速度 B:高于设施农业收入增长速度 C:低于民俗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 D:低于设施农业占地面积增长速度
根据所给图表、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某市2010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4.3亿元,比上年下降1.6%。粮食播种面积22.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万公顷;粮食产量115.7万吨,比上年下降7.3%。全市农业观光园1303个,比上年增加9个;观光园总收入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7979户,比上年减少726户;民俗旅游总收入7.3亿元,增长20.7%。种业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设施农业总面积18323公顷,比上年下降2.3%;实现收入40.7亿元,增长20.1%。 
该市种业收入增长速度( )。
A:高于观光园总收入增长速度 B:高于设施农业收入增长速度 C:低于民俗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 D:低于设施农业占地面积增长速度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31~135题。某市2010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4.3亿元,比上年下降1.6%。粮食播种面积22.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万公顷;粮食产量115.7万吨,比上年下降7.3%。全市农业观光园1303个,比上年增加9个;观光园总收入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7979户,比上年减少726户;民俗旅游总收入7.3亿元,增长20.7%。种业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8323公顷,比上年下降2.3%;实现收入40.7亿元,增长20.1%。
该市种业收入增长速度( )。
A:高于观光园总收入增长速度 B:高于设施农业收入增长速度 C:低于民俗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 D:低于设施农业占地面积增长速度
2007年延庆县经济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据北京市统计局反馈的初步核算资料显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0952万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7238万元(农业普查调整后数据),增长1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6250万元,增长8.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2.9%。区域经济实力与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继续上升。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685321万元,比上年增长70.8%。其中:增值税完成2859万元,比上年增长29.5%;营业税完成38927万元,比上年增长1倍;企业所得税完成4513万元,比上年增长41.3%。全年财政支出达到290880万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47010万元,增长9.5%;教育支出38660万元,增长12.6%;医疗卫生支出17770万元,增长24.2%。
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130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4713万元,增长31.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970万元,增长36.2%;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5623万元,增长2.9%。
2007年以下增长幅度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全年财政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增值税 B: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农林水事务支出、企业所得税务、医疗卫生支出 C: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全年财政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 D: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全年财政支出、增值税、医疗卫生支出
统计文字资料: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它后面的5道题目。
2007年延庆县经济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据北京市统计局反馈的初步核算资料显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0952万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7238万元(农业普查调整后数据),增长1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6250万元,增长8.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2.9%。区域经济实力与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继续上升。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68521 万元,比上年增长70.8%。其中:增值税完成2859万元,比去年增长29.5%;营业税完成38927万元,比上年增长1倍;企业所得税完成。4513 万元,比上年增长41.3%。全年财政支出达到290880万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 47010万元,增长9.5%;教育支出38660万元,增长12.6%;医疗卫生支出17770万元,增长24.2%。
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130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4713万元,增长31.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970万元,增长36.2%;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5623万元,增长2.9%。
2007年以下增长幅度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全年财政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增值税 B: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农林水事务支出,企业所得税,医疗卫生支出 C: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全年财政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 D: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全年财政支出,增值税,医疗卫生支出
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下面问题2006年1—3季度全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服务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服务业继续保持高水平稳定运行。2006年1—3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173.74亿元,增长9.4%,增速比上半年高1.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37.2%,重点行业发展良好,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1.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6%,金融业增长8.1%,房地产业增长9.3%,其他服务业增长9.2%。(二)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迅猛,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增长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明显。 2006年1—3季度,全省城镇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20.5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 36.1%, 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52.9%。通信设备和计算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77.6%,文化和体育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2.5倍,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74.2%,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1.1倍,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比2005年同期增长 34.1%,住宿、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95.2%,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734.7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32.3%,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服务业主要行业投资增长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供给保障能力,改善了消费的环境,还带动相关服务产品消费规模扩张,拉动了整体经济增长。(三)服务业继续发挥对全省财政收入和安置就业的支撑作用:服务业对税收和就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06年1—3季度,服务业地方税收完成223.9亿元,占地方税收的60.6%,同比增加41.7亿元,增长22.9%,高于地方税收平均增幅5.6个百分点,增加5.3亿元。服务业对营业税增长贡献尤其突出。受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营业税快速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全省营业税同比增加30.5亿元,占全省税收收入总增加额的47.5%,比2005年同期提高 27.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税收收入增长8.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2006年1-3季度,全省实现实名制就业111.8万人,服务业就业人数达到68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60.8%,其中在社区就业28.1万人,占就业总数的15.1%。
服务业主要行业投资增长的好处不包括()。
A:增强了供给保障能力 B: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 C:改善了消费的环境 D:带动相关服务产品消费规模缩减
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下面问题2006年1—3季度全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服务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服务业继续保持高水平稳定运行。2006年1—3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173.74亿元,增长9.4%,增速比上半年高1.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37.2%,重点行业发展良好,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1.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6%,金融业增长8.1%,房地产业增长9.3%,其他服务业增长9.2%。(二)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迅猛,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增长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明显。 2006年1—3季度,全省城镇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20.5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 36.1%, 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52.9%。通信设备和计算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77.6%,文化和体育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2.5倍,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74.2%,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1.1倍,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比2005年同期增长 34.1%,住宿、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95.2%,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734.7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32.3%,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服务业主要行业投资增长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供给保障能力,改善了消费的环境,还带动相关服务产品消费规模扩张,拉动了整体经济增长。(三)服务业继续发挥对全省财政收入和安置就业的支撑作用:服务业对税收和就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06年1—3季度,服务业地方税收完成223.9亿元,占地方税收的60.6%,同比增加41.7亿元,增长22.9%,高于地方税收平均增幅5.6个百分点,增加5.3亿元。服务业对营业税增长贡献尤其突出。受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营业税快速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全省营业税同比增加30.5亿元,占全省税收收入总增加额的47.5%,比2005年同期提高 27.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税收收入增长8.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2006年1-3季度,全省实现实名制就业111.8万人,服务业就业人数达到68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60.8%,其中在社区就业28.1万人,占就业总数的15.1%。
下列选项中,增长最快的是();
A:通信设备和计算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 B:服务业地方税收 C: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D: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