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弹词

苏州园林属于宫廷工艺。

有人说,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我眼前即刻闪现出古苏州的模样。是的,苏州脱掉了罗衫长褂,苏州现代得多了。尽管手里还拿着丝绣的团扇,已经不是躲在深闺的旧模样。这样,周庄这位江南的古典绣女便名播四海了。
这段话意在表明()。

A:苏州的现代化,使仍然保有江南古典风韵的周庄脱颖而出 B:周庄比苏州更富有江南古典绣女的韵味 C:苏州的现代化,使她失去了原有的古典风韵 D:周庄是江南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苏州四大园林指()。

A:沧浪亭,网师园,狮子林,留园 B:沧浪亭,网师园,狮子林,恬园 C: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留园 D: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

苏州曾经是经济兴盛、文化发达、人才荟萃之地。明末清初以后,苏州士绅除少数人发生身份和观念转化外,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而作为社会主流的士绅观念和意识往往通过各种渠道浸润展延,严重影响一般民众,正因如此。晚靖苏州民风靡弱闲散,生活节奏缓慢,缺乏早期现代化必需的紧迫感与开拓精神。清末及民国初期,苏州人很少愿意将资本投入到现代实业中,以至于苏州钱庄吸收的存款在当地难以消纳,不得不转向外埠寻求出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清末苏州资金消纳的途径与方式 B:苏州民众在士绅观念影响下的转变 C:民国初期苏州实业发展衰落的原因 D:士绅观念制约了近代苏州的现代化进程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25-130题。
2004年,全国已有12个城市的GDP总量超过2000亿元,依次为上海、北京、广州、苏州、深圳、天津、重庆、杭州、无锡、成都、青岛和宁波。
从固定资产投资率来看,“十五”以来,这12个城市平均投资率相对较低的城市有广州、深圳、青岛和无锡,均低于40%,分别为32.7%、33.6%、37.4%和39.5%。除广州和深圳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外,其他城市都保持了逐年上升的势头。
从北京的情况来看,“十五”期间,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3%,分别高于上海、广州和深圳7.5个、10.6个和4.3个百分点。从固定资产投资率来看,北京市4年的平均值为57%,是12个城市中这一比重最高的,高出12城市平均值15个百分点。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效地拉动了北京市的经济增长,但也反映出该市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的问题。
此外,2004年北京市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高达58.3%,存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较高的问题。在经济总量较大的5个城市中,北京这一比重最高,较上海、广州、苏州和深圳分别高出20.2个、24.9个、36.8个和18.7个百分点。

2004年,在经济总量较大的5个城市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总投资比重相对较低的是:()

A:上海 B:苏州 C:广州 D:深圳

苏州曾经是经济兴盛、文化发达、人才荟萃之地。明末清初以后,苏州士绅除少数人发生身份和观念转化外,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而作为社会主流的士绅观念和意识往往通过各种渠道浸润展延,严重影响一般民众,正因如此,晚清苏州民风靡弱闲散,生活节奏缓慢,缺乏早期现代化必需的紧迫感与开拓精神。清末及民国初期,苏州人很少愿意将资本投入到现代实业中,以至于苏州钱庄吸收的存款在当地难以消纳,不得不转向外埠寻求出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清末苏州资金消纳的途径与方式 B:苏州民众在士绅观念影响下的转变 C:民国初期苏州实业发展衰落的原因 D:士绅观念制约了近代苏州的现代化进程

有人说,周庄的崛起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眼前即刻闪现出古苏州的模样。是的,苏州脱掉了罗衫长褂,苏州现代得多了。尽管手里还拿着丝绣的团扇,已远不是躲在深闺的旧模样。这样,周庄这位江南的古典秀女便名播四海了。然而,霓虹闪烁的舞厅和酒楼正在周庄四周崛起,周庄的操守能持久吗?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苏州的毁灭”指:原是江南古建筑的典范的苏州,由于自然、人文景观遭受破坏,使其失去了原味 B:周庄的崛起,是与苏州市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正是因为苏州为周庄付出很多,所以可以认为是付出了毁灭性的“代价”的 C:霓红闪烁的舞厅酒楼毁灭了苏州 D:苏州将自己的“罗衫长褂”和“丝绣的团扇”传给了周庄,因而毁灭了自己知识点态度理解

新疆:江苏:苏州(  )

A:北京:南京:长江 B:航天:航天器:航天员 C:云南:安徽:合肥 D:山东:辽宁:青岛

苏州曾经是经济兴盛、文化发达、人才荟萃之地。明末清初以后,苏州士绅除少数人发生身份和观念转化外,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而作为社会主流的士绅观念和意识往往通过各种渠道浸润展延,严重影响一般民众,正因如此。晚清苏州民风靡弱闲散,生活节奏缓慢,缺乏早期现代化必需的紧迫感与开拓精神。清末及民国初期,苏州人很少愿意将资本投入到现代实业中,以至于苏州钱庄吸收的存款在当地难以消纳,不得不转向外埠寻求出路。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清末苏州资金消纳的途径与方式 B:苏州民众在士绅观念影响下的转变 C:民国初期苏州实业发展衰落的原因 D:士绅观念制约了近代苏州的现代化进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