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东先生现年40岁,经营自己的IT咨询公司,税后月收入为3万元。程太太李红女 士现年40岁,为家庭主妇,女儿10岁,在公立小学读书。目前家庭月生活支出为5000元。 当前的股票型基金价值60万元。刚买市价150万元的自住房产,贷款7成,等额本息按月 还款,年利率6.5%,期限15年。全家无商业保险。 家庭理财目标: 计划8年后送女儿出国读四年大学,每年学 杂费现值25万元。 夫妻二人满55岁时退休,退休后每年开销相当于现值6万元,生活至80岁。程太太离 世时,计划留税后100万元遗产给女儿。 计划每年年底现值1万元旅游支出,持续30年。 假设:学费成长率为5%,通货膨胀率为3%,收入成长率为5,投资报酬率10%,房价 成长率5%.

在退休前的15年中,为实现退休后每年开销现值6万元、生活至80岁的目标,每月应 储蓄的金额为( ) 元。

A:2,588元 B:2,628元 C:2,789 元 D:2,812元

案例二 一、客户背景资料 李明达先生是达利生物制药公司总裁, 45 岁, 2008 年税前月薪 12 000 元,税前年奖金 10 万元。 夫人张女士是某商业银行处长, 40 岁, 税前月薪 8 100 元, 税前年奖金 5 万元左右。 儿子 12 岁,刚上初一。家庭月经常性支出 12 000 元、年度性支出包括学费支出 1 万元、旅 游支出 2 万元、养车费用 2 万元、赡养双方父母费用 8 万元,医疗健康费用 2 万元。 有自用房产市值 120 万元,一年以上定期存款 20 万元,国债 20 万元,基金 60 万元, 其中货币、 债券与股票型基金各 20 万元。 另夫妻合计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 24 万元, 养老金 账户余额各 10 万元。无负债。 李先生目前投保 60 岁满期的定期寿险保单 1 张, 保额 50 万元, 个人意外伤害保险保单 1 张,保额 100 万元,保单受益人为李太太与儿子。李太太所在的银行提供团体保险计划, 包括团体补充医疗费用保险保额 20 万元、 团体定期寿险保额 30 万元与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保 额 30 万元,保费均由银行负担。团险保单的受益人为法定继承人。 达利生物制药公司, 成立于 1999 年初, 2008 年末实收资本额 2000 万元, 正式员工 200 人,李明达先生有 60%的股权。 2008 年底公司财务报表如下: 达利生物制药公司财务报表 二、客户理财目标: 1、1 年后购买现值 210 万元的住房。 2、 2008 年及未来 3 年保留盈余不发放股利,3 年后在中小企业板上市。 3、 15 年后夫妻俩退休,月生活费现值 8 000 元,满足 20 年的需求。 4、继续供养 4 位老人每年生活费现值 8 万元,预计还要 10 年。另在 10 年后准备届时 35 万元作为双亲临终医疗和丧葬费用。 5、为小孩准备学费,中学 6 年,每年现值 1 万元,大学 4 年,每年现值 2 万元,大学毕 业后,到美国留学 5 年取得生物科技博士学位,每年现值 20 万元。 6、李先生在达利生物制药公司的股权投资打算 15 年后留给儿子继续经营,不会出售。 三、假设条件: 1、收入成长率 4%,支出成长率 4%,学费成长率 4%,住房公积金账户报酬率 3%,养老金 账户报酬率 6%。为简化计算, 08 全年个人薪资所得免税额按照 2 000 元计算。 2、当地上年度月社平工资为 2 700 元,成长率 5%。养老金提缴率 8%,住房公积金提缴 率 12%,医疗保险金提缴率 2%,失业保险金提缴率 1%,最高提缴额为上年度月社平工资的三 倍。夫妻的社保缴费均已缴 10 年。当地社保医疗赔付上限为上年度年社平工资的 4 倍,起 付线为上年度年社平工资的 10%,社保医疗个人负担的部分为 20%。 3、前一年收益率:一年期以上存款平均利率 4%,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 3%,国债收益率 5%,债券基金收益率 6%,股票基金报酬率 -20%。 4、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5%,最高额度 30 万元。商业贷款利率 7%,最高贷款为购房总额 的七成。 5、达利生物制药公司的产品供应国内医院,业务受到经济景气的影响不大。预计未来 3 年税后利润成长率可维持在 15%,3 年后上市之后,在以每年盈余分配 40%的现金股利后,每 年每股盈余仍可维持在 10%的成长率。 假设无风险利率为 5%, 股票指数的平均报酬率为 15%, 药品业上市公司的贝塔值为 0.8 。 6、如购买新房后旧房出租,预计每月租金净收入 4 000 元。

假设李先生决定以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管理自己的资产。李先生现有资产包括股票 60 万 元、债券 40 万元,其风险系数为 3,设立的止损额为 80 万元。如果半年后,股票跌幅 为 30%,债券涨幅为 10%,此时应进行的操作为( ) 。

A:卖出 12 万元的股票,买入 12 万元的债券 B:卖出 12 万元的债券,买入 12 万元的股票 C:卖出 6 万元的股票,买入 6 万元的债券 D:卖出 6 万元的债券,买入 6 万元的股票

案例四 2008 年年初, 马兰兰女士找到了金融理财师王先生咨询个人理财相关事宜, 信息资料如 下: 一、家庭基本情况 马兰兰女士, 36 岁, 18 年前与先生吴军来到城里创业。经过两人的不懈努力,他们已 经拥有了自己的餐馆。 马兰兰与先生育有一子一女,女儿吴丹丹今年 12 岁,初中一年级,儿子__今年 3 岁, 幼儿园小班。同时还负责赡养先生在农村的父母,预计赡养 15 年。 二、收入支出和资产负债状况 目前餐馆经营良好,预计今年营业收入 100 万元,成本费用 50 万元(含夫妻二人每月 工资) 。两人每月工资各 3 000 元,用于日常开支。女儿年学费 1 万元,儿子所在的幼儿园 年学费 3 万元。老家父母每年生活费 1 万元。 家庭年初股票型基金成本 20 万元,市值 30 万元,某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 20 万,纸黄 金成本 18 万元,市值 20 万元,国债 30 万元,定期存款 20 万元(即将到期) ,活期存款 10 万元。3 年前购买的二手小货车成本价 3 万元,去年购买的自用轿车成本 25 万元。5 年前购 买的自住用房 70 平米,当时一次付全款 30 万元。 马兰兰与先生均没有社保,他们于 2 年前购买了同一款 20 年期返还型重大疾病保险, 保额均为 10 万元, 20 年期缴,马兰兰年缴保费 4 000 元,吴先生年缴保费 4 500 元,目前 两人保单现金价值合计 3 000 元。 三、理财目标 1、今年年底购买届时 200 万元的住房,打算自备款 100 万元,贷款 100 万元,贷款利率 5.5%,期限 20 年,按年本利平均摊还。 2、明年初接吴先生父母过来同住。 3、 6 年后女儿上大学, 培养女儿到大学毕业; 15 年后儿子上大学, 培养儿子到硕士毕业。 4、 25 年后夫妻一起退休,且能够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 四、相关假设 收入成长率 4%; 通货膨胀率 3%; 房价成长率 5%; 房屋折旧率 2%; 房租成长率 3%; 车辆折旧率 10%; 学费成长率 5%; 小学(6 年) / 初中(3 年)/ 高中(3 年)教育费,每年现值 1 万元; 大学(4 年)的学费,每年现值 2 万元; 研究生(2 年)学费,每年现值 3 万元; 股票型基金报酬率 10%,标准差 20%; 国债报酬率 3%,定期存款 2%; 退休前投资报酬率为 6.5%,退休后投资报酬率是退休前的 80%; 退休后预期余寿 30 年; 发生保险事故后,遗属生活费是原来的 80%。

马兰兰与先生打算通过一次性投入一笔资金准备子女高等教育金,为降低风险,采用股 票型基金和国债构成的投资组合来实现。如果该组合的投资报酬率为 6.5%,则现在应分 别投入股票型基金和国债( )万元。 (取接近值)

A:6 万元 9 万元 B:9 万元 9 万元 C:12 万元 12 万元 D:3 万元 8 万元

案例五 一、家庭基本情况 张朋, 30 岁, 身高 176cm, 体重 88kg, 平时不抽烟, 因应酬多常饮酒, 无其它不良嗜好, 近五年没有医院就诊记录。目前是一位职业经理人,年薪税后 30 万元,有社会养老保险和 医疗保险,并且公司为其购买了团体终身养老年金保险。张朋经常因公出差。 爱人李红, 30 岁,身高 160cm,体重 50kg,无不良生活嗜好,身体健康。目前是一家外 企办公室职员,年薪税后 5 万元,有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 儿子张弛刚出生 8 个月,健康,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夫妇俩现在需为儿子未来教育金支 出准备 30 万元。 二、收入支出和资产负债状况 家庭目前年生活费用总支出为 16 万元,其中儿子的费用支出为 5 万元,张朋的费用支 出为 6 万元。 家庭目前有活期存款 6 万元,定期存款 5 万元,基金市价 6 万元( 2005 年初始资金投入 共 3 万元) ,自住房产市价 150 万元,还有 40 万元房贷未还。家用车一台,成本价 20 万元, 已投保交强险、商业三责险和机动车辆损失保险。 三、相关假设 假设收入成长率、支出成长率均为 4%,投资报酬率为 8%。假设张朋 60 岁退休、李红 55 岁退休;目前预期两人余寿 50 年。

张朋向甲公司投保了 100 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附加 5 万元医疗保险,保险有效期内 张朋被乙某的汽车撞伤,造成双目失明,花费 4 万元医疗费。交管部门判决乙某向张朋 支付 5 万元的意外伤害残疾赔偿和 3 万元的医疗费用,则保险公司( ) 。

A:支付张朋 105 万元 B:支付张朋 104 万元 C:支付张朋 101 万元 D:支付张朋 97 万元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