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1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74970亿美元;2011年我国货物服务出口总额为20867亿美元,经常账户收支顺差2017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顺差2211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3878亿美元,2011年底未清偿外债余额5489亿美元。
我国经常账户收支顺差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顺差额之和,大于国际存储资产增加额,意味着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其差额应当记入( )。
A:经常账户 B:储备资产账户 C:资本和金融账户 D:净错误和遗漏账户
投资回报率是评价公司部门绩效的常用标准,它将体现盈利水平的主要因素如收入、成本和投资等综合为一个衡量尺度。下面某部门的收入、成本、投资额的哪一个组合说明其投资回报率在增加?()
A:收入增加,成本减少,投资增加 B:收入减少,成本减少,投资减少 C:收入增加,成本增加,投资增加 D:收入增加,成本减少,投资减少
商品指数基金收益中超额回报是()。
A:抵押收益和展期收益组合在一起 B:抵押收益和价格上涨组合在一起 C:抵押收益和利息收益组合在一起 D:价格上涨和展期收益组合在一起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01~105题。
2013年1~2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由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组成)224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0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0779亿元,同比增长1.6%。而受股市成交额增加的影响,1~2月证券交易印花税达到81亿元,同比增长72%。
2013年1~2月,我国实现城市维护建设税634亿元,同比增长8.5%;营业税3349亿元,同比增加414亿元,增长14.1%,主要是房地产市场成交额增加带动房地产营业税相应增加;房地产企业所得税479亿元,增长31.4%。
2013年1~2月,属于地方税种的土地增值税实现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42.1%;契税487亿元,同比增长31.6%;城镇土地使用税233亿元,同比增长2%;耕地占用税175亿元,同比增长7%。
下列税中在2013年1~2月税收中同比净增加额最大的是( )。
A:土地增加水 B:契税 C:城市维护建设费 D:房地产企业所得税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4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增加3.3万亿元。
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存款增加1.59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增加9641亿元,活期存款增加6289亿元,居民户存款稳定性增强。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1.63万亿元,财政存款增加564亿元。
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530亿美元,同比增长3%。全年外汇各项存款比上年增加44亿美元。
2004年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为5.25%,超额储备率较高,支付能力为充足。12月末除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率比上月略有下降以外,其他各类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都有所上升。其中城市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超额储备率分别上升5.35、5.25、4.48个百分点,上升较多的主要原因是上述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较为稳定,而贷款出现明显下降或减少。
2004年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额占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增加额的比率约是多少?()
A:60% B:50% C:16% D:7%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测算,家庭平均消费率在76%左右,城市家庭消费率为77.6%,高于农村家庭的74.1%,说明城市家庭的即期消费倾向要略高于农村。调查结果表明,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消费率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低收入家庭消费率高达90%以上。高收入家庭消费率比较低,城市和农村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率分别为57.9%和53.9%。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与其他几类家庭的差距较为悬殊,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绝对数额约等于中等收入加上中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数额。以城市为例,中等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24790.5元,中高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31508.7元,两者相加仅比高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55772.6元高526.6元。
则“图二:分城乡按收入水平划分的家庭支出收入比”说明:从增加收入以刺激消费的角度来看,高收入家庭收入的增加()
A:不会在短时间内带动商品消费的增长 B:会在长时间内带动商品消费的增长 C:会在短时间内带动服务消费的增长 D:将不会产生更多的家庭积累和储蓄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测算,家庭平均消费率在76%左右,城市家庭消费率为77.6%,高于农村家庭的74.1%,说明城市家庭的即期消费倾向要略高于农村。调查结果表明,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消费率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低收入家庭消费率高达90%以上。高收入家庭消费率比较低,城市和农村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率分别为57.9%和53.9%。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与其他几类家庭的差距较为悬殊,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绝对数额约等于中等收入加上中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数额。以城市为例,中等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24790.5元,中高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31508.7元,两者相加仅比高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55772.6元高526.6元。
调查结果表明:“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消费率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低收入家庭消费率高达90%以上”。根据这一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低收入家庭每年收入几乎全部用于消费 B: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提高,能够更快、更多地提高消费支出水平 C: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比增加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对刺激消费更加有效 D:低收入家庭每年收入的1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由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组成)224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0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0779亿元,同比增长1.6%。而受股市成交额增加的影响,1~2月证券交易印花税达到81亿元,同比增长72%。
2013年1~2月,我国实现城市维护建设税634亿元,同比增长8.5%;营业税3349亿元,同比增加414亿元,增长14.1%,主要是房地产市场成交额增加带动房地产营业税相应增加;房地产企业所得税479亿元,增长31.4%。
2013年1~2月,属于地方税种的土地增值税实现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42.1%;契税487亿元,同比增长31.6%;城镇土地使用税233亿元,同比增长2%;耕地占用税175亿元,同比增长7%。
下列税中在2013年1~2月税收中同比净增加额最大的是:()
A:土地增加税 B:契税 C:城市维护建设费 D:房地产企业所得税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和表格回答以下几题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 单位:千元
据对全省270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31元,比上年增加491元,增长9.9%。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家庭占41.2%。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心入增长的主要特点有:1、名义收入增长速度为1997年以来最快的一年。2003年名义收入增长速度达到9.9%,是过去七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2、收入增加额的81.5%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非农化倾向进一步强化。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2613元,比上年增加176元,增长7.2%;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人均1307元,增加224元,增长20.7%。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对全部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81.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家庭经营的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收入人均1029元,增加36元,增长3.7%;非经营性收入人均482元,增加55元,增长16.6%。3、多数农户收入提高,但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3年多数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有不同程序度的提高,低收家庭比重下降,高收入家庭比重上升,人口的众数由低收入的组向高收入移动。其中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比重由上午的5.4%下降到5.7%,人均纯收1500-4000元元次低收入家庭比重由38.3%下降到33.0%,人均纯收入4000-7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比重由35.1%上升到35.4%,人均纯收入7000-10000元次高收入家庭比重由13.1%上升到15.9%,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比重由7.0%h上升到10.0%,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低收入家庭。调查中,收入最高的20%家庭均纯收入为11693元,收入最低的20%家庭收入均纯收入仅为1704元,贫富“两极”收入之比为6.86:1,比上年的6.16:明显扩大。
与2002年相比,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增长幅度最小的是:
A:第一产业收入 B:二、三产业收入 C:工资性收入 D:非经营性收